开学啦!高新区这家实践教育基地这样迎新……
2月25日,由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组织人事部联合主办的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新学期新起点”主题活动在高新区金阳科技产业园举行。来自清华大学2021级大数据专业的31名工程硕士入驻基地,开展为期一年半的研究实践。
为做好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2021级迎新生工作,当天上午,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领导带领2021级研究生了解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及周边环境配套,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在高新区的学习工作生活。随后,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了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云上贵州,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大数据产业的具体应用及前景。
在随后的线上线下迎新活动中,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自动化系主任张涛教授、自动化系副主任陈峰以及16位清华大学大数据导师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与大家见面。会上,清华大学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基地项目背景及建设情况、贵州省、贵阳市、高新区基本情况。20级、21级学生代表汇报阶段性项目进展、在筑学习生活感想等。
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2021级自动化大数据工程专业研究生涂美琪告诉记者:“今天在高新区进行参观,我们也是感受到贵州大数据产业的一个高速发展,感到非常的激动,看到贵州发展这么好,作为大数据专业的学生,我们也想用我们之前学到的知识来为这边大数据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2020级自动化大数据工程专业研究生张恒齐告诉记者:“贵阳目前大数据产业发展是比较好的,希望大家能够尽快适应在贵阳的生活,尽快到所在的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多和校内、企业的导师沟通,把自己的学业完成好。”
据了解,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成立于2019年2月,采用“2+1+N”的人才培养模式,“2”是指清华大学本部导师和贵州实习实践基地的双导师制;“1”是指一个学生,“N”是指在贵州企业开展的实践项目及课题研究。基地自建成投用两年多以来,已累计在贵州培养清华大学全日制大数据专业工程硕士141名(含在读),为近40家大数据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30余个,推动38名清华大学导师到贵州企业开展技术交流160人次,开展清华大学大数据公开课及大数据特色专题讲座47场,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聚集创新资源及要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贵阳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工作人员成菲菲说:“下一步,我们科创局作为清华基地的具体责任单位,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资源聚集,同时为贵州大数据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记者:郭亦纯(实习)柳正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