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学雷锋,做好事——会址消防53年微力量发挥大作用

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事业部 | 2023-03-09 15:40

3月7日上午,贵州省遵义市消防救援支队会址消防救援站收到了两名群众发来的感谢视频,原来这两名群众是16年接受过会址消防站便民微基金资助的学生,目前二人均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时值雷锋学习月,他们特录制视频向半个世纪如一日为民值守的会址消防站送上感谢与祝福。

会址消防站成立于1970年,肩负着遵义会议会址等一大批红色革命旧址群消防安全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地守护会址,更好地贴近群众,会址消防站建设之初便设置了红星便民服务站,一开始以“一根扁担、两个水桶”开展便民服务,经过53年的不断探索改进,拥有了“便民服务”“党史学习教育”“消防安全巡逻”三个板块:便民服务板块,设置饮水机、轮椅、雨伞、应急药品等设施,为群众提供指路向导、寻人寻物、医疗救助等服务。学习教育模块,在景区游客休息时,提供读书看报场所。而红旗巡逻队,每天不间断开展防火巡查,53年累计步行4亿步40万里,用双脚丈量着会址的消防安全。

期间,为更好服务人民群众,解决周边群众问题,会址消防救援站于2013年设立便民微基金,帮助困难学子、家庭渡过难关。近日发来感谢视频的刘金山和毕祖锐就是微基金的受益人,他们不仅获得助学资金支持,也在会址消防救援站消防指战员们的紧密关怀下分别考取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并走向工作岗位。

无独有偶,家住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捞沙巷的军队转业老兵陈吉碧奶奶也得到过会址消防站的便民服务,2020年11月12日,陈吉碧老奶奶从医院回家,发现家中电路中断,家里一片漆黑。由于供电局工作人员已经下班,陈奶奶来到临近的会址消防救援站求助。消防指战员了解情况后,立马联系电工帮陈奶奶更换损坏的电闸,重新接通电线。陈吉碧奶奶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每当逢年过节,会址消防站指战员都会来到陈奶奶家中,为她送去牛奶、米、油等慰问品,并送上诚挚的问候和祝福。2023年2月28日,陈奶奶专门通过步行、坐车的方式,边问、边走、边画路线图,自行前往远在几十公里外的红花岗区消防救援大队,亲自送上了感谢信,表达了对会址消防救援站指战员的感谢,让大家深受感动!

“小时候就是吃糠咽菜,生活条件特别差,经历见证这些年的变化,能赶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我特别知足。你们年轻,生活在新时代,更要时刻跟着党走,传承好优良的传统!”这是陈奶奶受邀为会址消防站上党课时的感叹,也是她对新时代消防指战员的期盼。

据悉,53年来,会址消防红星便民服务站始终践行雷锋精神,帮助受伤困难群众30000余人,直接提供指路向导、寻人寻物等服务超过30万人次。近十年来,指战员们在工作之余,为辖区百姓处理换灯泡、修电表、取钥匙、送药品等“琐事”13000余次,微基金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0余人,帮助辖区孤寡老人200余人次,生动践行着“我们消防救援队伍是同老百姓贴的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箴言,用每日坚守的力量,发挥出“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