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后重返全运会最高领奖台,贵州拳击凭什么?

贵视网-动静-贵州卫视 | 2025-11-17 11:30

11月1日至13日,贵州拳击队征战十五运会夺得2金1银。这是我省参加全运会拳击项目以来最好的成绩,距上次贵州选手登上全运会最高领奖台已过去16年。

现场,运动员、教练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相拥而泣。网友评论:“贵州拳击终于回来了!”

对于“终于”二字,教练刘杨海不是很认同,但也感慨时间的流转,“这些年,我们的确憋着一口气,在曲折中前进,坚定做自己的同时,积极融入国际拳击发展趋势。听到过质疑,接受着鼓励,但永不服输。”

在贵州拳击队训练场的墙上,有一句记录辉煌征程的语句:“中国拳击从这里走向世界”。这是里程碑式的注脚,2008年,邹市明创造历史为我国拿下首枚奥运拳击金牌,并在2012年实现卫冕。

可谁曾想,2013年后,贵州拳击会迅速走向低谷。“评判规则改变,我们原有的打法完全不能适应。”刘杨海和队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13年,国际拳联颁布新规,规定男子拳击选手在比赛中不得佩戴头盔,同时引入“十分制”来替换原有的“打点制”评分体系,将竞争力、技战术发挥纳入其中。

这一变革被视为向职业拳击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通俗来说,拳击比赛不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张综合考卷,运动员要有态度,对抗要高强度、高频次,观赏性持续提升。

“我们此前的优势是移动式打法,快速出拳得分后立即脱离接触,一下子让队员主动加强近身,大家非常难受。”刘杨海回忆起那段站在抉择路口的日子依然满面愁容。

众所周知,贵州拳击炉火纯青的“海盗式”打法是高效的“闪电战”,规则改变后向“歼灭战”“持久战”转变,需要体能、技术、战术三维协同突破。这个过程不是从零出发那么简单,而是壮士断腕般重塑体系,同时还要坚持自我。

“保持我们原有技术风格的基础上,我们增加‘准’和‘狠’的技术练习,一定要吃透规则、融入趋势。”2013年规则改变后,贵州拳击队提出“女子拳击男性化,男子拳击职业化”的理念。

一论文研究发现,2013年后,运动员对组合拳,特别是三拳以上使用次数明显增加,打吊结合、远距离打法使用率下降较为明显。

刀刃向内、主动求变必定有阵痛。十二运会1铜,十三运会1银3铜,十四运会4铜,在守正创新信念下,贵州拳击队开启了突围之路。

“我们一直在全运会的领奖台上,也是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冠军的常客,女子拳击还拿下了世锦赛金牌。”刘杨海不赞同说贵州拳击水平不在第一梯队的说法。

16年来,没有全运会金牌的贵州拳击队在舆论风浪中锚定新航向。“刚开始的时候,队员眉骨是经常被打裂。我们在反思中进步,在梳理自己,但是改训练思想和作风需要时间来沉淀。”

作为老将,吕平深感当中的艰难。“我每天都在崩溃的边缘,直接站不起来那种。”多年来,他早已习惯“打点”运动战,如今就算思想上不断强迫自己近身,但身体也会不自主的抵抗,“那感觉就像左脚球员必须用右脚射门。”

吕平必须要改,必须把“以我为主,以攻为主,实力为先”刻在心里,以大运动量和高强度对抗,不断提升体能、进攻主动性和斗志。刘杨海告诉他,再不顺应趋势,原地踏步,全运会夺冠可能性几乎为零。

张家茂等作为51公斤级年轻选手,则要常态化控制体重。“每顿省着吃,基本上吃不饱。”32年前,刘杨海为贵州拿下首枚全运会拳击金牌,他深知“体能是基础,技术是核心”对运动员走向巅峰的重要性,以及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进入十五运会备战周期,贵州拳击队拧成一股绳,按照省局部署,坚持“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进行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的科学训练,并建立“一人一方案,一人一保障”保障体系。

“局里是有求必应,康复师、医生、后勤、食堂都在全力保障我们,外训次数不断增多,大家吸收着世界先进的拳击理念。”刘杨海特别提到外籍体能教练多多,他为队员们规划了比较艰苦的方案,进行了循序渐进的训练。

“拳”力出击。10人拿下全运会正赛“入场券”,张家茂、吕平、杨成宇分别以1号种子身份晋级,这也是历史上贵州参加全运会该项目正赛人数最多的一届。

“这四年,我们付出太多心血,每个人全力在托举着梦想前进。在深圳的每一天,我都在提醒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张家茂决赛前夜只睡了两个小时,夺得首金后不停抖动着胸前的“贵州”二字。

由于涉及信息保密,刘杨海不便透露更多的具体举措和案例。他告诉记者,本届全运会,贵州运动员训练的技术和战术素养发挥得非常好,“我们对场上会出现哪些变化都有预测,也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青春的风暴也正在传承中掀起更热血的浪潮。贵州拳击目前建立了三级梯队,统一的训练思路串联各年龄段,接续着优良传统和拼搏创新。

“你会在我身上看到邹市明师兄的影子,步伐、躲闪、反击都有。当然我的打法也在传给师弟们,他们在研究我,然后超越我。”张家茂说。

全运会拳台的硝烟已散去,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这个成绩更加证明了贵州小级别在全国的优势,追逐梦想的脚步是一直未断过的,对我们基层的教练也是很大鼓舞。”刘杨海期待弟子走向奥运赛场。(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