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白碗窑镇:“大”冬瓜鼓起农户钱袋子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 2024-08-23 13:43

近年来,黔西南州兴义市白碗窑镇坚持“盘活、融合、创新、赋能”理念,以“产业强市”为抓手,持续优化“烤烟+蔬菜”产业布局,助推白碗窑镇“烟菜小镇”打造提档升级。近段时间,该镇种植的1075亩冬瓜迎来了大丰收,产量预计达13000吨,亩产约24000斤,产值预计突破2000万元。

走进白碗窑镇岔米村黑皮冬瓜种植基地,一个个饱满硕大、油绿发亮的黑皮冬瓜垂挂在郁郁葱葱的瓜架下,整齐划一、长势喜人,农户们穿梭在田地里,忙着采摘、搬运、装车,一派丰收景象。

白碗窑镇黑皮冬瓜舍弃传统种植方式,采用“吊种”技巧种出来的黑皮冬瓜个头大、品相佳、肉质厚、口感好,深受采购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基地的冬瓜主要销往广州、重庆、广东等地。

广西南宁收购商卢光校说:“近期我们在白碗窑收购冬瓜,每天都要收2-3辆挂车,品种是(目地龙),品质是很好的,发往全国各地,这两车有一车发往成都,一车是发往山东,每车30-40吨,每天都发2-3车。”

近年来,白碗窑镇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党支部与合作社、种植大户互助互动、相融并进,抱团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今年是白碗窑镇种植冬瓜的第八个年头,通过“雁归行动”,带动人才返乡种植冬瓜。通过村级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采取“反租倒包”的模式,将流转的土地进行区块划分,形成集中连片种植,推动冬瓜产业发展。

大水井村冬瓜种植户雷乃兵说:“我是白碗窑冬瓜种植户,今年冬瓜种植面积有50多亩,今年风调雨顺,加上各级领导和政府对我们产业的扶持和帮助,所以今年冬瓜很好,长势也好,市场销路也不愁,价格也相当好,现在我们冬瓜已经开始采收了,现在采收均价达到1元每斤左右,我的目标达到2.4-2.5万元,每亩收入2万多元,今年50多亩应该是能整100多万元,明年继续。”

据了解,该镇通过土地流转,每亩冬瓜从种、管、收需用工10—12个,仅冬瓜种植就能解决群众就近就地务工1.1万人次,每个工120元,带动群众务工增收130余万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实效。

白碗窑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农艺师万忠平说:“产量也好,价格也可以,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今年冬瓜产量带动周边老百姓在里面务工收入大概有130万元左右。下一步,白碗窑镇将持续推进道路、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镇蔬菜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拓宽村民们的增收致富渠道。”

万忠平告诉记者,今年白碗窑镇冬瓜产业前期根据党委政府安排,首先邀请瓜农,请州职院教授作前期冬瓜种植技术培训和病虫害知识培训,后期开展工作给老百姓宣传搞水肥一体化,搞好前期预防,今年因气候特产好,雨量充沛。我们全镇种了1075亩,主要涉及岔米村、大水井村、普哈村,涉及农户67户,今年预计产量大概13000吨,产值达到2000万元左右。

记者:兴义融媒 王洋翠 韦 荣

编辑:王   曦

责编:王   军

编审: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