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提标加速推进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贵阳网 | 2024-01-18 09:25
   

    记者1月15日从市林业局获悉,贵阳市严格对标《国家森林城市管理办法》及评价指标,立足优势特色,与重林、造林、营林、治林、林改“五林”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出台《贵阳市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注“绿含量”提标加速高位推动建设高品质国家森林城市,聚力打造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样板示范。
    抓全域增绿“强基”。围绕构建全域森林体系,在环城林带、阿哈湖绿核、自然保护地、矿山迹地等“一带一核一地一山”重点区域、主要交通干线等区域,种植乡土树种614.67万株,新建交通干线生态廊道29公里。建成市级义务植树基地14个,累计5.79万人次参与活动。在全省率先探索森林覆盖率交易试点,全市森林覆盖率预计可达55.42%,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前列。
    抓精准护绿“守底”。围绕构建健康森林体系,严格林业执法,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家森林督查137起案件查处整改,2023年案件数同比2022年下降38%。建成全省首个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对全市4033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在全省率先组建完成6支县级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和20支乡镇半专业队伍,执行最严格的高火险期野外火源管控措施,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市实现森林火灾“零报告”,松材线虫病“零疫区”。
    抓全民享绿“添爽”。围绕构建共享森林体系,依托贵阳市城市生态禀赋,以“一圈两场三改”为契机,提升改造城市公园,推动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设,改造公园绿地31.3公顷,依托贵阳市环城林带生态资源,提升现有景区步道、防火通道、林间小道,建设环城健身步道,连接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生态节点,推动共享绿色空间,全市公园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抓示范爱绿“亮眼”。围绕构建文化森林体系,打造自然生态科普教育基地43个,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草局、科技部联合授予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称号。开展湿地保护、森林探秘等自然教育活动70余场,近万名市民参与活动。开展森林体系示范建设,累计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28个、省级森林乡镇33个、省级森林村寨102个、省级森林人家482个、省级森林康养人家30个。
    抓产业活绿“富民”。围绕构建富民森林体系,以国有林场为主战场,采取企业直种、林场种植、“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林下种植11万余亩。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为载体,建设森林康养步道20.1公里。2023年,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149.97万亩,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10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