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解锁能工巧匠的N种养成方式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贵州坚决走好教育发展先手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培养源源不断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在毕节职教城,记者就看到了许多能工巧匠的成长之道,也看到了一群因技能走向出彩人生的年轻人。
你印象中的职业学校是什么样子呢?
是炉灶旁切菜颠勺的厨艺学徒
还是与机械斗智斗勇的汽修达人
就这些,那可远远不够
走吧,这就带你去毕节职教城看看
不是去职业学校吗
怎么走进了音乐教室呢
原来
这是毕节幼专科艺术系的音乐教室
毕节幼专科艺术系学生 田文翠
毕节幼专科艺术系学生田文翠告诉记者:“要想教好小朋友可不容易,我们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在幼儿师范学校
钢琴、舞蹈、手工
都是同学们的拿手好戏
去年
毕节市职业院校有4965名教育类毕业生
其中近4700名学生走上了教师岗位
凭借这些看家本领
毕节2万一千多名职校毕业生中
90%以上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在另一间教室
传来的是
拨动算盘子的清脆声音
作为会计专业的同学
大家不仅仅动脑
动手能力同样重要
这是会计专业必须学习的
一项传承千年的世界级非遗——
珠算
毕节财校会计专业学生 刘星
“学好珠心算,遇到基础运算,我们的心算比计算器还快。”毕节财校会计专业学生刘星说。
如今
非遗进校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学期
毕节财贸学校也新开设了
一项非遗技艺的课程——
苗族蜡染
毕节财校工艺美术系老师 高艳
毕节财校工艺美术系老师高艳说:“这可是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苗族蜡染技艺。传统的也是时尚的,非遗进校园,就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蜡染技艺既是文化又是产业
同学们一定能用
蜡刀画出精彩的未来!
话音刚落
记者闻到一阵扑鼻的香味
原来是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粤菜师傅”订单班的同学
正在做菊花鱼
企业冠名订单班
是广东企业
帮扶毕节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
如今
这所学校已经
和18家广东优强企业深入合作
开办了37个订单班
有1300多位学生在这里
踏上了能工巧匠的养成之路
尝完了美食
我们再去别的地方逛逛
这一群人围在车边干嘛呢?
怎么还有两个小伙子在车底下呢?
毕节职院 “广汽”订单班学生 邹贤海(右)陈鑫(左)
毕节职院 “广汽”订单班学生邹贤海打趣地说:“在这个班上学了一年多,车上的所有零部件尽在我的掌控中。”
毕节职院 “广汽”订单班学生陈鑫也说:“我们一入学就相当于半只脚踏进工作岗位了,明年我们就能到广州去实习了,还能有广州户口呢。”
哇,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事实上
已经有同学成为了“新广州人”
毕节职院“广州港”订单班毕业生 秦鹏
毕节职院“广州港”订单班毕业生秦鹏说:“我是一名来自毕节市大方县跑马村的新广州港人,在这个世界大港,我的工作是在20米的高空驾驶室里,独立操控大型港口吊机。别看我现在操作得非常熟练,但在三年前,我才第一次在学校的实训基地里看到缩小版的吊机模型。”
其实
除了进入订单班去广州工作
同学们在本地也很吃香
在毕节每个县市区
现在都有一所职业院校
有6万多名学生
在这样生动的课堂里
涨知识、学技能
您还想学什么?
高科技种菜了解一下
这是毕节职教城刚投入使用的
山地特色农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这在贵州可是唯一的哟
毕节职院农业工程系老师 吴勇
毕节职院农业工程系老师吴勇告诉记者:“我们这个产教融合基地,是结合毕节山地特色农业量身打造的。”
什么叫量身打造?
毕节市地处乌蒙山区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
海拔最低不到500米
最高将近3000米
立体气候明显
让毕节拥有的生物资源达2800多种
孕育了纳雍玛瑙红樱桃
赫章核桃和威宁苹果等特色产品
同学们经过专业实训
以后都是毕节农业领域的
技术技能型人才
种得好,还得销路广
这不
穿着民族服饰的同学
直播卖起了家乡土特产
毕节职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陈书(左)李娜(右)
毕节职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陈书告诉记者:“现在,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了我们电子商务的专业必修课。”
毕节职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李娜也说:“今年,我在贵州省首届大学生直播带货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不到两个小时,就有7千多元的贵州农特产品从我们的手中卖到了全国各地。”
这些生动的课堂还真不简单
不仅让同学们学习了专业技能
也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
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在毕节职教城
这里有上百种能工巧匠们的
养成方式
所以
现在你最心动
哪一种养成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