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思悟行·贵在有理丨“加减乘除”优环境 民营经济“黔”力足
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贵州如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习”思悟行·贵在有理》2.0版第十期,特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华红解析贵州如何用“四则运算”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贵州金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美国一家餐馆签下了120万美元的米粉意向订单。“贵州味道”走向世界的背后,是贵州良好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生动故事。贵州金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拥有年产50000吨优质大米及年产10000吨干米粉的加工生产线,粮食仓储能力达到15000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专家指导”的经营模式,让企业从贵州招商引资的重点民营企业,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达1.1亿元,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7000元。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华红表示,像这样的民营企业,在贵州还有很多!民营经济是贵州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2024年,贵州省民营经营主体445.25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比重为96%;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25万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53%提升到2024年的55%。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贵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指示我们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支持方面,贵州打出了一套“加减乘除组合拳”。
“加法”提效率。贵州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推出“一网通办”等数字化服务,助力企业高效运营。以黔东南高新区为例,该区为74家重点企业配备27名企业服务专员,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就产生了良好效果。金融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截至2025年3月,全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9274.4亿元,同比增长8.12%。
“减法”减负担。贵州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少行政审批和收费,规范涉企执法,坚决奉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准则。贵州还通过法治化手段不断地优化市场环境。2024年,全省法院执结涉民营经济主体案件27517件,执行到位92.8亿元。
“乘法”赋动能。一方面,成立贵州省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搭建政企对接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另一方面,贵州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驱动民营企业生产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供给革新。
“除法”破障碍。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整治无序竞争,完善统一大市场,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为民营经济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贵州系统性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法治与公平的关系、政策供给与企业感知的关系、亲清化的政商关系、国有与民营的关系等,构建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有效促进民营企业安心、放心、舒心发展,也必将持续激发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指导单位
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中共贵州省委网信办
记者:蒲亚南
摄像:石凯丞、李珮成
制作:石凯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