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旭东:为美,寻找合适的语言——评刘脏的儿童诗

2022-11-28 11:16

通过“新童诗”公众号,读到了不少年轻诗人的儿童诗。如刘脏、袖哀、夏小五、巫小茶、花永盛、高旸和杨敏等的诗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我觉得这些诗人的儿童诗创造代表了新的一代的审美追求和对儿童诗的理解。他们的儿童诗有一种特殊的美,发自内心,语言新颖,符合自身的表达,具有明确的主体性,却又不刻意追求所谓的“儿童性”。他们的儿童诗呈现的是一种新的写作姿态,一种新的对儿童诗的理解:为美,寻找合适的语言。刘脏之前出版了儿童诗绘本《星星落在我头上》、诗集《我看见的朝霞》,最近,贵州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儿童诗集《香喷喷的城堡》,读后,我觉得他的作品,有两方面的特点很值得学习:

一、表征:想象力的延伸与语言的变异相结合。之前,不少儿童诗有想象力,但语言跟不上,表达不出想象力的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挪移,因此,诗里用来表达想象力的语言显得呆板和平庸,甚至给人感觉没有想象力。还有些诗,语言有变异,但生造词语,修辞也不适合常情和常理,缺乏审美逻辑性,显然是想象力跟不上,因而显得扭捏、造作,看似新颖,实则凝滞,经不起品读。

刘脏的儿童诗,想象力和语言变异有效匹配,词语新颖,就显示出了张力,因为它们准确有效地表现了想象力和诗人的主体情感。如《那时的天空》:“那时树长得特别高/尤其是杉树、桦树和杏仁桉/长得比云朵还高//羽毛洁白的鸟儿/栖息在树杈上/衔云朵来垒窝//那时的灰兔、鼹鼠、猫鼬/跳跃能力都超级强/它们的家飘在半空//孤单了,互相串门/就从一片云朵跳到/另外一片云朵”,这首诗里的语言非常简单,童话情境的构造全凭想象力,但语言的匹配又是恰到好处,因此作为童话诗来品读,就很有新意。他的《盒子里的诗》《每个孩子都应该独闯一次森林》和《童诗树》也是如此。词语、修辞和意象是情感和想象力的媒介与载体,需要诗人用心配置,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善于词语变异、修辞更新和意象变形的诗人,才可能生成美的语言。刘脏的儿童诗虽不是篇篇优秀,但他在美的独特性创造方面值得肯定。

童诗绘本《香喷喷的城堡》,刘脏/著,王楠/绘

二、实质:童心是人最本真的品质,也是诗最真实的质地。童心不是学儿童说话,成年人不可能通过模拟儿童的语言和行为而变成儿童,因此,儿童诗写作和其他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一样,应该是成年人在理解童心的基础上,充分释放儿童最本真的情感,真诚地和儿童对话,因此儿童诗一定要尽量让儿童听得懂,能理解,同时,又要尽可能展示成年人的真诚和善意。这样的对话才会有效,才能建立起成年人和儿童之间的信任。因此,儿童诗从其本质的角度看,是用诗的语言和儿童对话,善意的、真诚的对话。因而就要讲究恰当的姿态、立场和修辞,而有时修辞恰恰是要成年人和儿童之间的对话更直接,更快捷,更通畅,所以让语言简单化,让语言找到它合适的表达形式,才会使交流简洁、优雅,又不失亲切与温馨。

刘脏和他这一代年轻诗人走出了老一辈诗人习惯性的训诫、教育的语言和态度,他们的儿童诗追求与童心的对话性。就刘脏的儿童诗而言,保持了童心,保持了诗人的最本真的品质。如诗集的同名诗《香喷喷的城堡》:“我原本有一座香喷喷的城堡/可是我不小心把它弄丢了/丢在一个遥不可及的古代//当然,它如今还在那里/屹立在那座山上/只是它已经不再有香味了//每次去看望它/我会在熟悉的房间里/穿梭留恋/逗留上半天的时间//可我竟需要为此购买门票//没有人相信我曾是城堡的主人”,这首诗用的是第一人称,像是一位儿童对另外一个儿童讲述和倾诉,语言自然,且情感真切,态度温和诚恳。像这样的诗,刘脏写了不少,如《雨人》《气球人》《触须长长的小蜗牛》以及前面提及的《每个孩子都应该独闯一次森林》等。诗人在试图用诗的方式与儿童对话。他在用诗来进行与儿童的对话,与童心的交流,而且尽可能做到了语言简洁、通畅,且符合儿童的接受。因此,他的一些诗里的语言就考虑到了与儿童对话的形式,为此,他寻找了最合适的语言和修辞。

童诗绘本《香喷喷的城堡》,刘脏/著,王楠/绘

当然,刘脏有些儿童诗似乎并不能算是儿童诗,因为诗里的语言和想象还是有点越界,即超过了与儿童对话的界限,似乎只是诗人自己的言说。如《纸草》:“有一种草/叫纸/叶子长得像纸/一张一张的//夏天,纸草开满花/花朵像风车/纸叶叠成的//当有人,沉溺于忧伤/纸草花/没日没夜地转//姑娘和小伙/甜蜜的话/落在花瓣上,变成诗”,这首诗似乎是美好的青春情愫的表达。

从《香喷喷的城堡》这部集子里的4辑43首儿童诗来看,刘脏的儿童诗写出了儿童诗的美,赋予了儿童诗以主体创造力的同时,也遵循了对话性的诗学意义。我以为,这也是新时代儿童诗的一个最有价值的艺术品质。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新一代儿童诗诗人和儿童文学作家自然会走到儿童读者面前,也会面临各种来自儿童文学、语文教育和整个文学界的话语的干扰和影响,无论如何,儿童诗会朝前走,我们要相信每一代人的文字探索和诗美创造。当然,要给予刘脏、花永盛、夏小五和袖哀等年轻一代诗人足够的关注和欣赏。

[作者简介:谭旭东,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儿童文学与创意写作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出版《中国少儿出版文化地图》《童书出版新观察》《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和《儿童文学的多维思考》等多部理论著作,独著国家级教材《儿童文学概论》。获鲁迅文学奖、宝钢教育奖、全国畅销书奖和优秀版权输出图书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