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苹果产业托起乡村振兴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 2023-11-22 15:42

走进威宁自治县黑石头镇河坝村宝峰冰心苹果和维纳斯苹果基地时,冬日暖阳下,标准化果园生机盎然,一片繁忙。

果树下,果农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清风拂过,果香扑鼻……

“这几天采摘的是冰糖心苹果,是晚熟的一个品种,今年的冰糖心苹果产量预计有500吨。今天发的这一批是直销北京和上海的,2000多件。这是按客户的预订采摘的,果园的苹果估计还有20多天才采摘结束。”满足和幸福挂满笑脸,果农许如奎告诉记者,这批冰糖心苹果色泽鲜艳,果肉细腻、化渣、香、脆、甜果形美观吸引了许多省内外的客户前来订购,很受消费者欢迎。

“今年的冰糖心苹果批发价,单果直径在8.5厘米以上的,每斤在七元以上,7.5一8.4厘米左右的五元左右,最小的6.5厘米二元。”许如奎说,他最好的苹果每斤可以卖到十多元,在农业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他的苹果目前已经培育出早、中、晚三期苹果,且已经大面积种植,早熟的品种是青苹果,中熟的品种是嘎啦,晚熟的品种是冰糖心、维纳斯黄金、红将军等品种,苹果成熟期不一样,卖价也不一样。

据介绍,苹果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收,但一年四季都有苹果吃是因为用冷库保鲜。苹果的成熟期可分早中晚三个,成熟比较早的在七月上旬即可采收,中熟品种在8至9月成熟,采收期正在雨季,这几天采收的晚熟冰糖心苹果,晚熟的苹果在10底11月上旬成熟,也就是说苹果大多夏季末秋季的时间段内成熟。每个地方栽种苹果的环境条件都不一样,所以苹果成熟的时间并不统一。

在威宁自治县乡村的道路上、果园里、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鲜艳可人的红苹果,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一车车果子远走他乡。乡村振兴的故事正从这里娓娓讲述。

黑石头镇开厂村官房组的彝族群众高梅珍是个勤快人,她积极响应威宁自治县发展苹果产业的号召,把8亩土地全部整理出来发展果园,这些年高梅珍这个脱贫户依靠8亩果园修缮了房屋,供3个孩子上学,日子越过越好。

在威宁自治县,像许如奎、高梅珍这样的果农还有很多,小苹果在他们所在村寨成为大产业。

威宁有着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威宁自治县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实现苹果产业布局合理化、品种多样化、供应均衡化的格局,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发展苹果产业,整村推进发展优质苹果产业,通过构建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强群众发展信心,取得了良好成效。走进贵州威宁产投生态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保鲜冷库里,一箱箱果实整齐码放。

在苹果分选作业区的传送带上,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正通过自动化清洗分选流程、自动拍照测色等程序,分别输送到各个包装平台,标准化的分选设备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苹果二次碰压伤,保障分选出的苹果标准统一。

近年来,威宁聚焦分拣分选、冷藏冷运等关键环节,积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苹果产业链改造升级。如今,威宁自治县的苹果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贵州威宁产投生态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弥补了威宁县果品智能分选包装、冷链物流运输等方面的短板,截止目前,公司已投资约27000万,建成矮砧密植苹果种植园6000余亩,总库容2万吨气调库53间、10吨/小时智能化果品分选线1条,形成了集苹果种植、贮存、分拣、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为优质苹果产业全链式融合发展树立了典型。

目前,直接用于苹果仓储保鲜库(含气调库)全县共6个,总库容量约2.47万吨,一条分拣能力3吨至5吨的分选线正在建设中。

据了解,威宁自治县苹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1万亩,特色产业覆盖2.4万多户10.3万个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产业突破,不仅成为带动12.1万户果农苹果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为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