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生2》: 因为坚持,所以灿烂
(《奇遇人生2》预告片)
《奇遇人生1》播出后,收获良好口碑,粉丝们终于等来第二季。
可第二季第一期播出,口碑遭遇大转弯。
明星嘉宾是备受争议、拥有“绯闻热搜体质”的杨颖。与她的多部影视作品一样,反馈的声音多为质疑。
这期节目带我们遇见的是坚持在世界各地独自骑行12年的老人徐玉坤。的确,杨颖始终没有“闯入”老徐的世界,老徐的一切都与她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她努力也只能抵达那个“苦行僧”世界的边缘,无法也无力再深入。
骑行路上体力不支,住帐篷的本能拒绝是她处在与自己格格不入的空间中产生的“排异反应”。她很真实地表现出来了,这种“排异反应”严重到即使摄像机对着你拍, 你也不想演戏。
节目的最后,阿雅问杨颖参加这次节目的感受,她思考片刻只抛出一句,我学到很多东西。
老徐漫长的骑行中所积攒下来的人生经验始终只擦出一些火花,没有与明星嘉宾的人生形成激烈碰撞而燃烧起来。观众茫然若失,可惜这尚好的“燃料”。
但我们没必要把目光和评论都聚集到杨颖身上。现在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你未必能坦然接受住在荒郊的帐篷里。
让我们转移注意力,投入到老徐的骑行人生。
老徐过去的日子,他自我评价为“极为坎坷”。五岁丧母,十三岁父亲双目失明,上了五年学,务农一辈子。临到人们所谓可以享享清福的年纪,他扛起自行车上路了。
仔细想想,老徐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务农一辈子的老头,带着一辆自行车满世界跑,怎么办手续证件,怎么定位导航,怎么沟通交流,怎么户外生存。可能二三十岁的你光想着就头痛的事,他都全部攻克,更别说还要承受巨大的孤独。
说到孤独,有一部分是我们主观臆想。就像节目最后的分别场景,老徐与节目组分别,继续他的骑行路,杨颖和阿雅流泪。一个满脸胡渣、风餐露宿的老人独自在异国他乡骑行的背影,确实惹人眼泪。如果他只有20岁,你会为他喝彩,如果他72岁,你会为他哭泣。
作为个体来说,老徐是孤独的。如果不是摄像机的介入,你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位老头想要用尽人生后半段,在世界各地的公路上拼命挥动双腿,奋力前行。但老徐的内心放着一份对不凡的渴求,他目视前方,心无旁骛,身体中有一团火在燃烧,这团火早就将孤独烧得片甲不留。
有信仰的人是不会停止向前的。今天要骑80公里,绝不会少一公里;定好8点出发,绝不会拖延一分钟。这就是老徐的骑行哲学,哪怕摄像机在拍,也不会为谁停下脚步。为自己定下目标,就要想尽办法完成,那些拖延的借口,都是平庸无为的养料。
老徐平凡人生的灿烂篇章,是自己一脚一脚登出来的,他的计划表上还有许多未完成的梦想,希望他都能在有生之年一一实现。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