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首次成功应用无人摊铺碾压技术进行路面建设
近日,贵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贵平高速成功引入“无人驾驶机群”进行沥青路面摊铺与压实作业,是贵州首次成功应用无人摊铺碾压技术进行路面建设,标志着集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科技赋能下迈向新高度。
作为贵州省重点交通项目,贵平高速是国家公路网中G7522贵州贵阳经平塘至广西北海高速的重要路段,是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无人摊碾”技术应用中,贵州交投集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整合行业资源,推动智能施工技术落地。贵平公司作为项目具体实施单位,联合省公路建养集团、徐工集团等企业,成功将无人驾驶摊铺碾压技术应用于路面施工,实现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的同步提升。
无人驾驶集群有序作业
贵平高速路面4标项目总工程师潘良材满眼都是自豪:“现在AI系统、我们国家的北斗卫星系统、我们的信息平台把施工的各项数据结合在一起,融入我们的平台,更能够直观地、最真实地控制施工过程。”
在贵平高速路面4标段施工现场,1台摊铺机与6台压路机协同作业,全部采用无人驾驶模式。该系统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智能算法和实时监测技术,由贵平公司技术团队全程把控,确保该技术系统符合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沥青路面智能摊铺与压实系统技术条件》(JT/T 1541-2025)的要求。
无人驾驶集群有序作业
贵平高速路面4标项目工程师吴家安介绍道,这些机器搭载着自动化系统,操作逻辑简单,只需经过三个月的系统学习,便能熟练运用。“我们这套系统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已经很成熟了,我们的操作人员经过系统的培训,很快就可以单独上岗,一个人操作。”
3月中旬,该设备集群在路面4标段右幅K153+060~K153+580长达520m路段进行沥青层面试验,成果成功验收后,便在贵平高速路面第4标段大范围运用。此次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贵平高速的施工效率,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经验”。下一步,贵州交投集团将继续深化智慧交通技术应用,推动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贵平高速预计2025年底建成通车,届时贵阳至广西北海的车程将从3.5小时缩短至2.5小时,成为贵州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强化贵州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枢纽地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