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思南花烛制作技艺丨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仁思南花烛是思南县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操作的工艺流程堪称一绝,色彩鲜艳居同行业之首,是思南乃至周边区县人民争相购买的手工艺制品。
铜仁思南花烛的主要原料是虫蜡、灯草、竹木、植物油,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曾经的产地遍布在全县27个乡镇。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需求,使得铜仁思南花烛从古自今较完整地保存了生产工艺流程。
铜仁思南花烛早在明清两代已有清晰记载,其工艺与其周边县份花烛的生产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处,流程大致相同,但在传统工艺配方研究上,铜仁思南花烛有所突破。思南花烛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寿烛(祝寿用)、龙凤烛、花烛(喜事用)、白花烛(丧事用)、小烛(节庆、祭祀用)、牛油烛(灯笼用)。龙凤烛:花烛上龙或凤缠绕其间,造型栩栩如生,取龙凤呈祥之意。花烛:以牡丹花为主,取花开富贵之意。白花烛:以白花为主,白花寄托哀思。小烛:因大量用,以经济节约为主。牛油烛:因是动物油浇做,一般只能行人在街上行走时照明用。
铜仁思南花烛独到的工艺、独特的寓意是黔东花烛手工艺中的典型代表。不论是从艺术欣赏角度还是实用性角度,它都能代表黔东花烛整个流势。铜仁思南花烛从整个艺术形式上来看,可以用四个字高度概括:鲜、久、新、意。鲜是指色道鲜艳无比,造型新颖,流畅的线条、夸夸的祥兽,把一根普通的蜡烛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意是寓意深刻,表达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15年,铜仁思南花烛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