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黔东南州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天柱的家祠文化
6月1日,以“古祠新韵·人文天柱”为主题的黔东南州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推介会在天柱举行。而这主题中的“古祠”指的就是天柱的家祠文化。
天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流可追溯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清水江流域考古发掘的八个遗址中,尤以新石器时代、战国秦汉、宋至明等时期的遗存数量最多,这足以表明1万年以来,当地人类的活动就从未间断。
天柱县境内94公里清水江更是黄金水道,是明清时期乃至改革开放初期的水运、木材贸易聚集地。因清水江穿境而过,先人的劳动和创造,给当地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遗产,家祠建筑便是其中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天柱县境内40多个姓氏的侗、苗族群众先后建起200多座家祠,形成清水江流域家祠古建筑群,至今有近100座家祠依然保存较为完好,被誉为“西南地区家祠博物馆”,堪称“中国之最”。
太原祠
太原祠是王氏宗室的家祠,也建于乾隆年间。由于家主是由太原迁徙过来的,故叫太原祠,目的是让后人铭记历史,不要忘根。
太原祠建筑古朴严整,有高大的青砖封火墙,牌楼式的门坊。门墙高达11米,宽逾12米。牌楼上部的浮雕,是数棵大白菜,上青下白,青张白卷,造型逼真。
刘氏宗祠
这座家祠是清乾隆初年,为纪念始祖刘旺被朱元璋诰封“昭勇将军”而建,在清水江流域是唯一汇集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古建筑。高耸的山墙,墙脊错落起伏。墙的正面和两侧,布满人物、花草、禽兽等各式泥塑和水墨画,不但有龙、凤、麒麟及各种花草鱼虫,还有历史人物,无论是画是塑,均惟妙惟肖,逼真传神。两根高耸的墙柱上对称地塑有“对联式”的四组44个神秘字母,墙面上还有两面彩塑的西洋钟,西洋文化元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