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村,那景,那一缕书香
北京游客郑涛(左)在书岛民宿图书角阅览图书
“五一”黄金周一忙完,万峰林街道下纳灰村桥边组的李远学就来到村委会二楼的农家书屋。观看书架上图书许久后,他抽出《放下锄头做老板》《怎样办旅游》《农家乐经营手册》《乡村旅游住宿接待指南》几本,放在桌上坐下,就地翻阅起来。“嗯,这个管用,我找的就是这个内容,再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可就吃大亏了!”《乡村旅游住宿接待指南》第71页“客房预订服务标准及接受、婉拒、取消、变更、核对与控制预订等注意事项……”,吸引了李远学的目光。于是,他拿出笔记本,把这些对民宿经营管用的东西认真地抄了起来。原来,李远学是带着制约民宿经营的问题来的。
山地旅游的快速发展,让万峰林中的下纳灰村民宿经济甚是火热。目前已有民宿62家,其中就包括李远学开的“峰林豆腐坊民宿”和“山里良舍民宿”。民宿是开起来了,但只有初中文化的李远学缺乏网络经营常识,线上揽客的事让他很是头疼。
“去年12月,因未及时回复房客咨询,回复率过低,房源受到屏蔽14天、扣表现分0.5分的惩罚。今年5月7日,因未及时回复,被列入负面清单,‘踢出’美团民宿。”
“别人的民宿线上线下经营,生意好得很,而我只懂得线下经营,客源捡的是‘漏沟水’,一年20万元收入都难得突破,只要线上的难题解决了,一年收入50万元轻轻松松。”
回顾着几个月来的痛心事,李远学决心改正自己不爱学习的习惯,决心只要有空就到农家书屋,从书中寻找解决难题的“密钥”。
下纳灰村农家书屋建设于2013年,阅览桌椅等设施齐全。目前,共有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旅游、农技近20个类别图书3000余册。每到周末和开放时段,回家的学生和群众,便会来到自己喜欢的“文化餐厅”,在读书增长知识的过程中,享受书香的快乐。
下纳灰村位于万峰林景区腹地,生态好、风景好,空气清新,到民宿住些日子的旅客只增不减。为了让游客感受到农家书屋的“书香”,2017年初,村里推出“农家书屋+”延伸服务。时任驻村第一书记谢忠鉴说:“延伸服务就是让图书从农家书屋走出来,进入民宿、客栈和村史馆,拓展服务群众和游客的面,让农家书屋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李远学的“山里良舍”民宿是村里“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点。在那里笔者看见贵阳的游客金山先生拿着《黔西南国家A级旅游景区导游词·解说词》,翻着里面的图片和当天他到玉皇顶、泥凼石林用手机拍摄的照片进行对比,看自己是否把书中的美景收入掌中。金山先生边看边说:“这些图书真是太好了,一书在手,游遍金州”。
“农家书屋+”延伸服务还在村里衍生出一个以书为名的“书岛民宿”。走进这家民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左边贴墙的图书角,书架上的图书琳琅满目。老板徐斌扬告诉笔者,现有图书2000余册,很受游客的欢迎。下一步,他会和村里农家书屋对接,有序更换图书,让书香流动起来。
“这里是我除了回家之外来得最多的地方。入住书岛,游游泳、喝喝咖啡、看看书,近距离观察这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很有融入感,非常的享受,非常的放松。”在北京做期货交易的郑涛先生很喜欢书岛民宿的书香味。他说:“这次带着岳父岳母等一家7口住到这里,岳父岳母第一次来,他们各取所需,岳母喜欢看黔西南旅游方面的书,岳父则选择了《欧洲艺术史》,而我还是喜欢看经济类的《国债期货》。真的很感谢这里静谧的书香味。”
“目前,‘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15家民宿、客栈都建立了图书角,每年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60000多游客感受到民宿书香的便捷和愉悦。下一步,我们将倍加珍惜2017年底获得‘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的荣誉,加大‘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工作力度,在所有民宿、客栈建立图书角,全力打造景区里的‘文化粮仓’,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山地旅游稳步发展。”谢忠鉴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