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协:网络视听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中国艺术报 | 2022-07-15 12:18

近日,中国视协在北京召开"电视艺术这十年"——网络视听艺术研讨会,回顾网络视听创作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会议认为,十年来,网络视听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中国视协主席胡占凡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视听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是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主力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一级巡视员董年初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我国网络视听高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网络视听文艺从草根走向主流、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粗放走向精准的重要发展阶段。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国家广电总局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行业发展,网络视听作品数量和质量同步得到大幅度提升。据统计,到2021年年底,取得上线备案号的网络剧232部、网络电影688部、网络动画片199部。这些作品中,不乏"献礼祖国""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致敬英雄""民族团结"等深耕主旋律题材的作品,形成一批"有意义、有意思、有故事、有生活"的网络视听原创作品,为主流价值传播开掘了更多艺术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晓红认为,这十年,我们的网络视听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用户激增、原创作品井喷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政策规制不断健全,特别是台网对标的持续建设,近年来大量聚焦社会现实、讴歌多彩生活、展现人性之光的精品力作不断涌出,以《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我和我的父辈》《浴血无名川》《破冰行动》《但是还有书籍》《再见爱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网络视听精品,在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方面进入了新阶段。网络视听创作极大激活专业和个体的创作能量,通过新的情感表达、新的传播渠道、新的观看形态,形成了繁而不乱、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态,也打造出主流价值传播新的方式。

网络视听产品的崛起,也给很多传统的电视人以新的上升动力和创作灵感。中国视协网络直播专业委员会会长欧阳常林提出,新视听与新传播的诞生,靠的是现代科技与内容创意的两轮驱动。他说:"自媒体的创作激情与海量参与,是潜能巨大的新生力量。在自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个体用户将成为新视听产品的强大后备军与创意来源。"同时,他也强调:"未来还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品牌,比如河南卫视'唐宫夜宴'IP融媒传播的经典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记者:吴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