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丨贵州这家企业专注“贵州辣味”,把小辣椒玩出新花样
打造一批工业小巨人,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助力实体经济,壮大制造产业。近年来,贵州持续巩固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将辣椒产业作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成为全国辣椒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今天的《专精特新》专栏,我们走进位于中国辣椒之都——遵义市的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看看这家公司是如何在产品的品质提升、更新换代等方面创新研发、完善管理,将“贵州辣味”传递到千家万户。
近日,在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有序生产,为完成近期的订单忙碌着。这段时间,因为公司的订单在前期数量上提升了40%左右,各条生产线正加足马力赶制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
依托遵义辣椒生态原产地的优势,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已在辣椒食品领域深耕多年,成为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发酵辣椒生产企业。走进公司的单体辣椒发酵区,里面共有酵池358口,可一次储存鲜椒2万吨。近年来,公司在创新研发生产、精深加工上不断发力,为小辣椒赋予“百变身份”。
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经理尹学东介绍,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贵三红都是一直专注辣椒食品。公司有干椒系列、油辣椒系列、下饭酱系列,还有糟辣椒系列、休闲食品系列等七大系列产品,130多个规格的单品。
如今,贵三红已从一个年产值几万元的小作坊发展至现在占地60余亩、年产值达1.6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了更好贴近市场需求,公司专门设置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保障每年推出5至10个新产品打响市场。
尹学东介绍,公司今年已研发上市了几个新产品,比如说现在有一款,糟辣酱,市场上卖得非常好,消费者也是挺喜欢的。再一个就是折耳根油辣椒等等,还有比如说糟辣火锅底料。
不仅要在产品种类上玩出“花样”,更要保证产品质量。在贵三红的生产线上,配置了国内领先的自动化无尘灌装系统,发酵后的辣椒,经过精挑细选、二次清洗后,通过自动化流水线传送到无尘灌装车间,以保证辣椒品质和产品安全。
尹学东介绍,公司从原料的管控、基地建设等,都是通过内部的质量制度来管控,通过第三方的一个质量认证机构来给公司一个审查,提高公司整个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创新技术才能做好深加工。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公司也与省内外多所科研院校合作,共同解决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尹学东表示,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市农科院,还有中国农业大学,公司和这些科研院校都是在合作,他们专家会每个季度定期到公司来进行一次技术交流。
得益于当地坚持把辣椒产业化作为农业产业化重点来抓,公司也成功纳入贵州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名单,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凤介绍,近年来,贵州省工信厅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方面,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扶持,一是给予企业项目建设的奖励扶持,公司先后在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精特新小巨人品牌培育和生产线技改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关的奖励。二是根据公司的产品研发的需求,省工信厅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帮助贵三红对接省内外的相关科研院校和相关的专家,来解决产品研发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从而助推公司快速发展。
一头系市场,一头联农户。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发展订单式种植,在贵州省20多个县区建立起30万亩生态辣椒原料基地,带动15万农户增收致富。下一步,公司将继续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姜凤表示,目前公司的重点是要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开发的力度,从而来满足市场上消费者多元化的一个口感的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地对产品进行改良和升级,然后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来拓展市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今年全省辣椒种植规模将稳定在500万亩、产量达700万吨、一产产值270亿元、加工产值170亿元以上。不断巩固优化“两带、三中心”产业布局,打造全国辣椒优势产业集群。
遵义台 伍晓梅 昝煜煜 新蒲融媒 郑斌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