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家营村营上组

黔村百科 | 2024-08-08 16:39

万山连营千古秀,百年强基十方和

佘家营又名三星营,位于贵阳市开阳县南龙乡佘家营村,建于清咸同年间。是当地团总佘仕举为了抵御少数民族起义领袖何德胜(又名何二王)而修建的。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除地势险峻、悬崖绝壁外,还有石砌人字形营墙,四个石拱营门,现完好无缺。佘家营户籍户数754户人口3331人,主要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5%,布依族、苗族主要居住在普渡河流域沿线,汉族主要居住在交通要道沿线。村落居民以佘、尹、吴三大姓居多。营上组则以汉族居多,姓氏以佘姓为主。该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为水稻、玉米。村民人均年收入8000元左右。

村志族谱

王氏族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二零二一年十月中旬在三台山编写,记录王氏子孙名姓与王氏家族大事。

自然环境

佘家营村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达69.5%。主要矿藏有煤、铁矿石、硅砂等。主要野生动物有野金丝猴、野猪。自然环境优美。

风景名胜

位于村尾的观音岩高耸入云,与佘家营营墙紧紧相连,崖下是香火鼎盛的观音庙,每逢观音诞辰,村民都会前往祭拜。

文物古迹

佘家营遗址位于南龙乡田坎村东南2公里营上,原名三星营,营为青石砌筑,设有4个营门及炮台,营墙周长1000余米,现残存1000余米。残高4.5米,基宽2.2米。营内尚存当时修建的“忠义祠”屋基。2003被列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落风貌

佘家营村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达69.5%。主要矿藏有煤、铁矿石、硅砂等。主要野生动物有野金丝猴、野猪。自然环境优美。

村落选址

佘家营东靠山,西靠水,原为当地团总佘仕举为了抵御少数民族起义领袖何德胜(又名何二王)而修建的,除地势险峻外,多悬崖绝壁。

村落格局

营上组坐落于山部的山顶位置,民居沿着公路修建呈一条线的分布状态。

建村智慧

佘家营建于清咸同年间,是当地团总佘仕举为了抵御少数民族起义领袖何德胜(又名何二王)而修建的。除地势险峻、悬崖绝壁外,还有石砌人字形营墙,四个石拱营门。

民俗文化

花灯

贵州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

地方方言

佘家营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一支或者说是多支。但是现在整个西南官话地区语言受普通话影响有逐渐发展壮大相互统一、同化之趋势。和大多数汉语方言所感受到的方言生态危机不同,西南官话不但没有受到普通话的威胁而萎缩,反而由于西南官话语法系统与普通话有较大的一致性,它跟随普通话一道发展,现代汉语书面语一切现代化成果都能为之所用,在不断东进、南侵、西扩、内没。相比较来说,佘家营发音与普通话较为相似,外地人来到佘家营都很容易理解大概意思。但是相对于贵阳话来说,语气更为缓和,平易近人,有着浓厚的山水气息。

特色文化

唢呐:唢呐是中国传统的双簧管木管乐器。早在公元3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唢呐从东欧和西亚传入中国。它是世界上双簧管家族的一员。唢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气质和音色,已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唢呐的声音很威严。管体主要由花梨木和檀香木制成,呈圆锥形。顶部装有芦苇叶,芦苇叶通过铜芯或银芯与木管体连接。下端覆盖着一个铜碗。唢呐配有按键,以及半音键和高音键,扩大了声音范围,增加了乐器的表现力。在台湾,这被称为倡导;在南方,它是“八音”乐器之一。在河南省,它被称为小号在山东省。传统唢呐有《晨鸟·晨凤》和豫西二八板等经典曲目。高音唢呐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在过去,它主要用于民间鼓类和当地曲艺和戏曲伴奏。经过不断改进,发展成为传统唢呐和键盘唢呐,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它已成为一种独特的独奏乐器。中低音、低音和重低音唢呐音色丰富,主要用于民族乐团和交响乐团的合奏。

村落历史

佘家营,初名三星营,位于开阳县南龙乡翁朵村佘家营,由于是士绅佘仕举所建,故光绪初为纪念佘士举建营而改名佘家营。 佘家营是咸同之乱时期开州(今开阳)28营之最著名者,在28营中以地势最险要、营墙最坚固,几年未被黄号军攻破而闻名遐迩,故佘仕举被推举为28营总团首,并授总兵,实任副将,成为贵州平定咸同起义后因功授官职务最高者之一,因此载入咸同军事史册。佘家营是人工营墙与天然绝壁天人合一的军事堡垒,外墙以条石镶嵌成规范的斜“人” 字形,是咸同时期贵阳地区唯一未被攻破的营盘,因此成为咸同军事史上的代表性堡垒和经典军事设施。

传统建筑

王国忠宅

结构类型 : 木结构

民族 : 汉族

建筑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以穿斗式木结构为主,基本组成构件是柱与穿枋,柱子之间通过穿枋连接。每列柱一般为5棵,柱头直接承檩,柱子中间高,两边低,形成二层坡屋面,屋面采用小青瓦盖顶。

佘从顺

结构类型 : 木结构

民族 : 汉族

建筑占地面积180平方米,以穿斗式木结构为主,基本组成构件是柱与穿枋,柱子之间通过穿枋连接。每列柱一般为5棵,柱头直接承檩,柱子中间高,两边低,形成二层坡屋面,屋面采用小青瓦盖顶。

佘德学

结构类型 : 石结构

民族 : 汉族

建筑占地面积140平方米,穿斗式传统木结构瓦房长三间,上下两层,屋顶由于建造时间过长有一定损坏,已进行了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