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的贵州札记丨一门大学问的兴落繁华——王阳明的贵州缘(下,有声版)

撰文、诵读:余未人 | 2023-10-03 10:05

2023年,《余的贵州札记》专栏继续推出新玩法。贵州学者余未人自写自录,用文字和音频立体呈现她对文化的思考。

(一)

要将王阳明的学问在短文中说清道明,似无可能。但读者也无须将大师的学问理解得像学者一般透彻。要了解王阳明,不能不涉及他的学术主张。我企图深入浅出地说一说,也许只能是深一脚浅一脚,深深浅浅地道上一二。

王阳明在龙场讲学,像冬日里的一团火,其热力层层辐射,引来了附近州县的秀才,还有他旧日的学子,人气节节上升。师生们聚在一起切磋学问,他此时的感觉是:“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虽身处逆境,衣食住行粗疏简陋,但环境优劣更多会决定于人的内心体验,内心的差异,也许就是真人与俗流之别吧。

吉安市所建的阳明书院 黄震摄影

《大学》原是儒家经典《礼记》的一章,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它抽出,加以发挥,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王阳明特别看重《大学》,他把《大学》作为入门之书。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分为经、传两部分,自己又补写了格物致知传。王阳明则拂去浮云,从自己内心深刻的体验出发,对《大学》做出了独特的、不同于朱熹的解释,乃至去掉了朱熹的阐释而还原古本。

《大学》之要是什么?朱熹认为是“格物致知”,而王阳明认为“诚意”为要。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注重对外界每一件事物的具体考察。王阳明则把“格物致知”引入内心,解释为“正心”“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大学》是大人之学,是教人成为君子之学,它虚拟的学生首先是国君。他强调大学之道的核心是亲民,只有亲民,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这种自我修养,思想的力度和深度,有如黑夜中闪亮的一盏灯。

有了以上思想,王阳明为来龙场的秀才们制定了四条原则: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

当地精心构造的王阳明先生悟道情景 黄震摄影

王阳明对朱熹思想的不同观点,引来了明代学术界的争鸣,这注定了《大学》又成为一场大讨论的焦点。

王阳明在龙场,写信邀刚遭科场失意的内弟、挚友徐爱前来龙场。此前,王阳明刚刚悟出“知行合一”的学问,徐爱正欲求教。千里迢迢,如果没有求知求学的强劲动力,是难以想象的。徐爱稍事整理行装,就跋山涉水来了。

兄弟之间,心有灵犀,王阳明用极为日常化的事物,向徐爱阐述博大的学问。

后来,徐爱补记了王阳明与自己的叙谈。王阳明深刻的思想,借着这份笔记,被鲜活地保存下来。王阳明从孝悌、疼痛、寒冷、饥饿这些身边事说起,他让徐爱明白,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行事,全不思考,所以必说个人所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地悬空去思索,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揣摩而已,所以必说行动,方才得知真。由此来说明知与行不能分开,知行应当合一的道理。

王阳明认为,“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又针对官场和读书人的状况,表述了自己的认知。比如国家取士和士人读书,都是将知与行分开的,造成了假人说假事充斥的状况,败坏世风。

黄震 摄影

如此深刻的事理,是大学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知行合一的深远意义,是超越时空的。

(二)

中华大地上,唐代就有了书院,到宋代,书院得以较快发展。而大山丛中的贵阳,行迈迟迟,在元代才建了文明书院,后又毁废。王阳明的同乡毛应奎做了贵州提学副使,他在元代书院旧址上重建文明书院,毛应奎曾致函邀请王阳明到书院讲学,王阳明婉谢了。

明正德四年(1509)另一位提学副使席书,再次邀请王阳明到文明书院主讲,去否?

席书在王阳明出道之前就已具声名,资历年岁都长于王阳明。席书历来钦佩王阳明的文章,上任提学副使后,专程前往龙场讨教。王阳明没有直接作答,而沿着自己的思路,阐述了政治生活中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席书听到此论时,并不理解,颇有狐疑,他不想久留,当天就打道回府了。而王阳明谈论的道理却一直在他脑海中萦回,让他不得不反复思忖并深陷疑惑。

一夜难寐,经过反复的思考,他耐不住了,第二天又再度奔赴修文龙场。几百年前的交通极不便捷,席书却连连奔波,如若不是求解的渴望,哪能如此?

王阳明见席书再次登门,心有触动。一门学问,此时正在静候关注它的学者。

王阳明故居里的画像 黄震摄影

王阳明针对席书的忧疑,讲述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过程——开初也忧心自己背离了圣学,于是对照经典,发现自己的理解与圣意是完全吻合的。一部《大学》反复讲诚意,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它们的起点在哪里?就是修身。

席书不是盲从之人,他还要深察静思。为了求解学问,他四次往返龙场,这种螺旋式的深钻求知后,他对王阳明的学术思想终于领悟透彻。

席书悟道后,他与毛应奎一道,继续修复了贵阳文明书院,这是对知行合一的重大实践。书院复建完成后正式聘请王阳明前往主持。其间他们曾多次接触,谈话投契。有了这样愉悦的交往,王阳明欣然应邀前往讲学。

席书迎候自己心仪的大师,率领生员向王阳明行了拜师大礼。

王阳明大师在贵阳登台,一颗学术之星升起了,至今闪闪辉映,为这座山城和整个贵州文化史增添了无可替代的厚重笔墨。

(三)

对王阳明大师的学术成果,国人的认识、理解、弘扬都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曲折。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这些政见大不相同的政治首脑人物,以及胡适、郭沫若、陶行知等文化名人,都学习、研究过王阳明的“心学”,并奉为圭臬。王阳明的学说传到日本后,成为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之一。

既然领袖人物如此敬重王阳明,为何在我求学的1950至1960年代,历史课上,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却是作为主观唯心主义来加以批判呢?教材匆匆一过没有细说,学生也没有接触过王阳明的著述、思想,只是见到了一个需要背诵、批判的标签。这其实毫不奇怪,是与领袖人物个人吟诵古诗、看传统京剧,而不主张年轻人学写古诗词和禁演老戏同出一辙。当年,王阳明不可避免地与这些传统文化遭遇了相同命运。

明清至民国,王阳明受到尊崇,贵阳这个经济文化都相对滞后之地,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在城边的扶风山,依傍山势,建筑了阳明祠。

阳明祠在岁月流逝中,如诗如画,又风雨如晦。屡经失修、损毁、破坏、重建。1982年阳明祠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0月被列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闹市中的一处绝美风景,取点极佳,林木葳蕤扶疏,环境清幽,古色古香,风格独特。清代硕儒郑珍赞其为“插天一朵青芙蓉”,意境之美,让人难忘,四季游客熙攘。

文明的延续之道美好而坎坷。从王阳明以及阳明祠建成以来的大起大落,到改革开放后的阳明文化热,再到2008年贵阳市提出了“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让人看到,几番几复之后,“王学”这颗被埋没数十年的明珠,终又熠熠生辉。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前进步履。

黄震 摄影

一些人类基本的知识和观念,都是前人实践和总结的成果,都对历史文化做出过或大或小的贡献;也都不可避免地有着时代的局限。如果没有这样的历史观,那总难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淖。

生活在贵州高原,我时时能感受到,王阳明大师,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强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