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贵州省政府残工委: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共绘美好新画卷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 “十四五” 规划的关键之年,2024 年贵州省政府残工委工作成果丰硕:贵州运动员在第17届巴黎残奥会上勇夺8金7银3铜,创造历史最佳成绩;省领导就残疾人工作作出 43 次指示批示,省人大常委会首次针对残疾人保障“一法一条例”开展执法检查。我省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和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分别在全国相关会议上交流经验。“全国康复研究区域中心——西南基地”正式落户贵州省康复医院……
一年来,省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将残疾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单位对照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精心谋划、细化举措,形成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织密保障网,兜牢民生底线
民政保障:省民政厅出台《贵州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精准施策,将 31.4 万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低保,4.6 万名纳入特困供养。2024 年春节和国庆期间,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 1.72 亿元,为困难残疾人送去了温暖与关怀。同时,对低保边缘家庭中 5.8 万名残疾人实施 “单人保”,两项补贴 “跨省通办”“全程网办” 率达 100%,让残疾人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医保助力:省医保局持续发力,实现残疾人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 95% 以上,对困难残疾人参保资助比例最高达 50%,有效减轻了残疾人的医疗负担,让他们病有所医,生活更有保障。
社保关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 22.74 万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费 2273.68 万元,为 2024 届残疾及残疾家庭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 676.5 万元,惠及 0.45 万人,助力残疾人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呵护下,拥有更安心的未来。
农业农村防贫:省农业农村厅扎实推进残疾人防贫监测工作,2024 年累计识别残疾监测对象家庭共 5.14 万户 21.18 万人,列入防贫监测对象的残疾人共 6.54 万人,已消除风险 3.45 万人,为残疾人筑牢了防贫返贫的坚固防线。
残联托养与协作:省残联持续开展 “阳光家园计划” 托养服务项目,为 8260 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粤黔残疾人帮扶协作深入推进,2024 年获得帮扶资金 1606 万元,为贵州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退役军人保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严格伤残评定管理,提高抚恤补助标准,2024 年下达优抚资金 4.47 亿元,全力保障退役残疾军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的奉献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
住房保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住房保障,全省累计将 1.81 万名残疾人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其中,实物保障 1.29 万人,发放租赁补贴保障 0.52 万人,让残疾人实现了 “住有所居” 的美好愿景。
拓宽增收路,激发就业活力
就业专项活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残联积极开展 “就业援助月”、就业援助 “暖心活动” 等专项活动,2024 年全省举办招聘活动 5402 场,为残疾人搭建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494 期,培训残疾人 1.13 万人次,提升了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帮助他们凭借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2025年2月14日,贵阳贵安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现场,残疾人现场做求职测试
金融创新:贵州金融监管局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残疾人商业保险产品 5 个,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金融支持和风险保障。
“美丽工坊” 带动:省残联与省妇联共同培育 “美丽工坊” 9 个,带动 200 余名残疾妇女就业增收,让残疾妇女在实现经济独立的同时,绽放出别样的美丽。
提升康复质量,点亮希望之光
残联康复服务:省残联 2024 年为 27.97 万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同比增长 203%,救助各类残疾儿童 1.26 万人,让众多残疾人重燃生活希望。全省共有 87 个康复、托养中心实现运营,基层服务条件持续改善,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的康复服务。
铜仁市思南县丽景社区残协专职委员毛笑芳协助残疾人做康复训练
卫生健康康复资源建设:省卫生健康委全力推进康复医疗资源建设,全省建成康复专科医院 13 家,设置康复医学科 500 个;2024 年救助出生缺陷患儿 1114 人,发放救助金 1051.43 万元,为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024年11月11日,“全国康复研究区域中心 — 西南基地” 落户贵州省康复医院
民政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省民政厅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累计减免费用 255.6 万元;开展 “温暖贵州・伤残公益” 项目,帮助 400 余名困难肢残者配备假肢、进行康复手术,让肢残者重新迈出自信的步伐。
构建全学段体系,培育希望之苗
教育普及:省教育厅持续推进残疾学生教育保障工作,全省在校残疾学生达 4.42 万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率 97.1%,适龄残疾儿童 “一人一案” 教育安置率 99.79%,确保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职业教育与就业:省残联所属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率达 80.13%,为残疾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实现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5月14日,贵州特教中职校300名学生陆续收到智能生活包
资金支持:省财政厅统筹中央、省级支持特殊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2.28 亿元,支持我省特殊教育学校优化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巩固特殊教育发展基础,让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更有底气。
完善设施建设,共享社会成果
文化设施: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 63 个公共图书馆设立残疾人阅览室或专属服务区,为残疾人提供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场所,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医疗设施: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残联共同争取资金支持贵州省盲人按摩医院建设,预计今年建成使用,将为更多盲人提供就业培训和医疗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强化权益保障,守护公平正义
司法援助:省司法厅设立残疾人 12348 法律服务热线 “绿色通道”,2024 年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 702 件;调解涉及残疾人纠纷 51 件,成功率 100%,为残疾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2024年10月29日至31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豫贵率执法检查组赴六盘水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贵州省残疾人保障条例》执法检查
残联无障碍改造与项目支持:省残联为 9954 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积善贵州・黔行无碍” 品牌服务残疾人 8 万余人次,支持乡村振兴残疾人经济实体等 75 个项目建设,助力残疾人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共享发展成果。
立法推进: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推动《贵州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纳入 2025 年预备立法项目,2024 年完成 14 座无障碍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改造,为残疾人出行创造了更加友好的环境。
交通无障碍:省交通运输厅实现全省 35 个一级客运站、188 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无障碍通道和卫生间全覆盖;打造 12 条助残公交线路,新增或改造低入口公交车 60 台,让残疾人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2025年,贵阳轨道交通S1号线邀请残疾人志愿者试乘,重点对新增及改造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体验
残健共融,文体活动绽放活力
体育赛事佳绩:省残联与省体育局携手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贵州运动员在巴黎残奥会上取得 8 金 7 银 3 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在第十二届全国残运会冬季项目比赛中获 2 金 1 银 2 铜,展现了残疾人的体育风采,促进了残健共融。
2024年10月16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和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等党政领导会见第17届夏季残奥会贵州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员
文化助残品牌与活动:省残联创建全国首个省级残联慈善助残品牌 “积善贵州”,创新社会化助残新模式,21 个子项目惠及 11 万残疾人。2024 年开展 “残疾人文化周” 等活动,服务残疾人超 1 万人次,7 名个人、5 个集体获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2025年6月25日,“积善贵州 榜样力量”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宣讲报告会走进贵州民族大学。
2024年8月10日,全国首支残健融合足球队“积善贵州·梦肢队”登陆榕江“村超”
2025年5月17日,贵州省残联举办“积善贵州·融耀同行——美丽追梦人时尚之夜”活动
宣传助力:省委宣传部与省残联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相关涉残工作登上主流媒体 60 余次,各类新媒体端报道 6000 余条,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事业,关注残疾人生活。团省委孵化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全省实名注册关爱特殊群体志愿者超 50 万人,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从残奥赛场上的荣耀绽放,到日常生活里的点滴关怀;从社会保障的坚实兜底,到就业创业的多元赋能,贵州用一项项扎实举措、一串串亮眼数据,勾勒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轨迹。这不仅是对 “平等、参与、共享” 理念的生动践行,更是全省上下同心协力、温情护航的有力见证。展望未来,随着 “十五五” 规划的科学擘画,贵州必将持续织密残疾人保障与服务的网络,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新时代的阳光下逐梦前行,共同谱写更加和谐美好的民生画卷,让“幸福贵州”的底色因这份温暖守护而愈发厚重鲜亮。
(图片来源:贵州省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