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医生 | 血铅超标危害大,筑牢儿童健康防线
近日,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74名儿童血铅检测异常事件持续发酵。最新通报显示,除儿童外,多名与孩子同吃同住的幼儿园老师也出现血铅严重超标,最高达500μg/L(成人正常值<200μg/L)。
经调查,违规食品添加剂(三色枣发糕、玉米肠卷)被检出铅超标,涉事负责人已被立案侦查。目前,所有患儿已接受专业医治和营养干预,无重症病例。
铅是一种神经毒性重金属,儿童对其吸收率是成人的5倍,且代谢能力弱。其危害具有隐蔽性(初期症状如腹痛、易怒易被误判)、累积性(长期低剂量暴露可致智力发育迟缓)和部分不可逆性(血铅值每升高100μg/L,儿童智商可能下降5-7分)。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儿童血铅值≥250μg/L为“中度铅中毒”,需医疗干预。
就诊儿童正在输液。郝莹摄
预防铅暴露需从日常入手:
饮食方面,规避传统工艺皮蛋、老式爆米花及颜色过艳的加工食品,多摄入牛奶、豆腐(补钙)、瘦肉、菠菜(补铁)、牡蛎、坚果(补锌)以抑制铅吸收;
环境清洁上,定期湿拖地面(避免扬起含铅灰尘),玩具用清水冲洗(警惕廉价塑料玩具的铅稳定剂);
行为习惯中,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避免儿童在车流量大的马路旁长时间玩耍。
若儿童血铅值超标,需遵循分级干预原则:
轻度超标(100-249μg/L)以营养干预为主,每3个月复查血铅;
中度至重度超标(≥250μg/L)需在儿科或职业病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驱铅治疗。
铅中毒可防可控,科学认知与主动防护是关键。通过饮食调整、环境清洁和行为规范,我们能为儿童筑起一道“无铅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