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最黔言】暖春来,平安归!听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自编黔剧唱段

贵州音乐广播 | 2020-02-06 13:49

防控感染,抗击疫情,在这个特殊时刻,由FM91.6贵州音乐广播、贵州省黔剧院共同策划的“最黔言”---抗疫情 · 我们在行动,呼吁大家要提高疫情安全防范意识,一起为防疫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贵州省黔剧院院长 朱宏

“子鼠临门欲乱春,瘟神肆虐扰家园,扶危济困有国人,五星红旗迎风展……”近日,黔剧表演艺术家,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自编“抗击疫情”黔剧唱段,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为奋战一线的战疫者们加油打气,获上千网友点赞转发。

【朱宏简介】

贵州省黔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贵州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地方戏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文化部优秀专家、贵州省“四个一批”人才、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多次荣获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黔剧】

曾名文琴戏(又名“贵州弹词”),贵州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黔剧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是在贵州曲艺扬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地方戏曲剧种。清代康熙年间,贵州扬琴开始在贵州境内流传,1960年2月正式定名为“黔剧”。黔剧唱腔音乐属板腔体,有“清板”“二板”“扬调”“苦禀”“二流”“二簧”等基本曲调。伴奏乐器除扬琴外,还有瓮琴、月琴、小京胡、二胡、琵琶、三弦、箫、笛等。黔剧唱词以韵文为主,沿用讲唱文学“三三四”或“二二三”的句式,语言质朴,唱腔婉转。

2008年6月7日,黔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疫情的形势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感召着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心、凝聚力量,展示贵州文艺界艺术家们的风采,就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艺工作者的满满正能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发挥所长,以无限的激情投入到此次“抗疫”主题的文艺创作中来。你们,是当之无愧的文艺“最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