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00吨,​产值近4亿!贵州这些乡镇不简单

云上毕节 | 2021-10-25 12:28

七星关区森林面积250万亩

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

20余个乡镇(街道)

常年保持仿野生天麻种植近7万亩

年产鲜天麻8000吨左右

产值近4亿元

今年

七星关区仿野生天麻种植品质

产量大幅提升

成为当地林下经济发展中的“一枝独秀”

霜降刚过,杨家湾镇香炉村,海拔1800多米的天麻种植基地,气温冷沁、雨雾缭绕、林木丰茂。这样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正是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的好条件。

近日,七星关区近7万亩高海拔林下仿野生天麻陆续进入采收。一大早,香炉村村民周训加就投入了天麻采收队伍。

“今年这个麻型好,产量又高,大家都很开心。”采收天麻的村民笑着说。

七星关区山林宝天麻繁育基地负责人周翔一边指导村民采收天麻,一边对天麻进行分级分装。

毕节试验区建立30余年来,“生态建设”让连绵群山变成了“绿色银行”,村民们也开启了“整存整取”模式,让一年的希望变成了现实。

“这个天麻,头大、尾小、凹肚脐、鹦哥嘴。这样的天麻品质已经很好了,这也是我们高海拔、林下种植天麻的主要特点。”

在采收现场,贵州中医药大学讲师吕享带领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测量天麻、登记数据、包装样品。

“我们想借这次机会,采集一些样品,把这种天麻形成的原因搞清楚。为今后贵州天麻树立自己的品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吕享介绍说。

截止目前,七星关区共发展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近7万亩,年产鲜天麻8000吨左右,产值近4亿元,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近年来,七星关区成立了中药材专班,除了与省内外科研团队合作,还借鉴学习全国各天麻主产区技术经验。

不断突破天麻种植技术瓶颈,不仅种植技术自成一家,还形成了乌天麻和红天麻产业带,成为了贵州省天麻产业的新兴产区。

“我们不仅实现了质量、产量的升级,而且实现了线上线下一同销售,与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也联系农特产品销售公司进行采购等。目前,七星关区天麻销售是不存在问题的。” 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中药材专班工作员郭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