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紧张局势将何去何从

2025-05-09 09:17

今年4月22号,印控克什米尔的帕哈尔加姆镇发生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造成26人死亡,包括1名尼泊尔公民。印度政府单方面宣称这是该地区25年来最严重的平民袭击事件,指责巴基斯坦方面支持“跨境恐怖主义”并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强硬措施,包括暂停执行《印度河用水条约》,切断巴基斯坦45%的农业灌溉水源;关闭两国唯一陆路口岸;驱逐巴方外交人员,并限制巴公民入境。

对此巴基斯坦强调,印度的指控毫无根据。印度实施断水,直接威胁巴基斯坦3000万人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称此举为“宣战行为”,并采取对等反制,包括关闭领空、暂停双边贸易、限制印度外交人员规模等。

冲突迅速蔓延至文化领域:印度屏蔽巴基斯坦演员的社交媒体账号,巴方禁止电台播放印度歌曲,两国文化交流全面冻结。5月6号,印度启动印控克什米尔两座水电站的蓄水能力提升项目,首次在《印度河用水条约》框架外行动,进一步挤压巴基斯坦生存空间。

当前,双方军事对抗持续升级。5月7号凌晨,印度对巴控克什米尔发动代号“辛杜尔行动”的导弹袭击,造成8人死亡、35人受伤,巴基斯坦随即击落多架印度战机,并摧毁印军一处指挥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紧急呼吁双方保持“最大克制”,避免核对抗风险。

4月27号,中国外长王毅明确表态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呼吁通过对话降温局势。 5月7号,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呼吁印巴双方以和平稳定的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

印巴冲突可追溯至英国殖民时期。1947年,英国殖民者将英属印度按宗教划分为印度(印度教主导)和巴基斯坦(伊斯兰教主导),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悬而未决,导致双方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
国际社会担忧印巴陷入“报复-升级”循环。世界银行已介入调解水资源争端,但双方针锋相对,印度要求巴方“永久放弃支持恐怖主义”,巴基斯坦则坚持克什米尔问题必须纳入谈判。印巴局势将何去何从,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