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愠解引新凉 小暑神清夏日长
今日10点37分,我国迎来小暑节气。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称为小暑。“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暑”,万事万物都被炎热的日光照耀。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天地之间仿佛蒸笼。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是万物疯狂生长的时节。
小暑时节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风不再清凉而是变得温热。蟋蟀也耐不住高温,纷纷离开田野,到庭院的角落避暑。老鹰飞离炎热的地表,到高空寻求一片清凉。
炎热成为小暑的关键词,所有生物都在寻找时机,为小暑降降温,人类也不例外。风扇、空调等制冷设备,冰饮以及清凉解暑的水果,安抚着暑天的燥热难耐。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天气过热,人们容易感动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古代诗人的文字,能够平和内心,为炎热的小暑带来一丝凉意。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夏日 清·乔远炳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安禅逢小暑唐·李频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小暑有很多流传下来的习俗,晒书画晒衣裳、乘舸游河、斗蝈蝈、扑流萤……炎热让人们的食欲减退,身形往往比常日消瘦,苦瓜、鸡蛋、萝卜成为各方水土喜爱的应景食材。
小暑已至,做好防暑措施,尽情享受这充满活力的盛夏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