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丨声音课堂【古诗词小学堂】今日冬至——杜甫《小至》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声音课堂》2021特别策划——《古诗词小学堂》,带你了解古诗词里的传统节气。
“灯下一身家万里,今年恰好是三冬。”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气——冬至。寒冷的仲冬,在当代人的眼中和体感上,是冬天深重的时候,春节远在一个多月以后,这中间不知道要领略多少风霜雨雪。冬之寒冷漫长,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客观现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冬至,在古代非常之隆重,不亚于过年。今天,我们一起在杜甫的《小至》里,遇见最美的冬天!
↓↓点击下方音频,进入上课时间!
【课堂笔记】
冬至过后,就开始进入三九寒天,虽然气温将继续下降,但是白昼将会逐渐变长。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冬至祭祀的传统,民间也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清代才子董思恭曾说,“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宋代的才女朱淑真也有诗,“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首有关冬至的古诗,长夜漫漫,但只要心怀宽广,又何惧严寒。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这首诗作于唐代大历元年,当时诗人漂泊在夔州,逢冬至日,想到自己漂泊异乡,不禁感慨万千。冬至过后,阳气上升,春天也将越来越近。但诗人也感到时光荏苒,一句“天时人事日相催”,看似平常,却压力巨大。
点击音频,感受诗意中的“冬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