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施工已完成93%
连日来,贵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施工现场如火如荼,目前,整体施工已经完成93%。这座能优化贵州西部地区路网布局的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施工正进入关键时期。
六枝特大桥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中寨乡境内,是纳晴高速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023.5米,桥面距谷底水面净空315米,主跨径320米,最大墩高196米。其主桥墩高度、单跨跨径、桥长3项指标,在同类型桥梁中均排世界第一,主桥采用的五跨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梁结构形式为国内外首次。
“六枝特大桥建设过程中,空腹区下弦采用类似拱桥的扣挂悬臂浇筑工艺,上弦采用类似斜拉桥扣挂悬臂浇筑工艺,汇合后的常规梁段采用刚构桥悬臂浇筑工艺,独特的‘一桥三工艺’解决了空腹式刚构桥施工技术难题;同时,在整个大桥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基于北斗精准定位的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大桥施工精度控制难题。目前,六枝特大桥上部构的悬臂施工已经接近尾声,边跨现浇段已经开始施工,大桥总体形象进度已完成93%,年后将进行合龙段的施工,大桥预计5月中旬合龙。”纳晴高速第T10合同段项目总工程师周国云说到。
六枝特大桥的空腹式连续刚构梁桥结构为常规连续刚构形式的新改型,凭借梁—拱组合力学效应结构特点,提高了结构承载效率,增强了桥梁跨越能力,使其具备刚度大、造型优美、工程造价及运营维护费用低等优点,适用跨径范围为220米-400米,可望填补常规连续刚构桥适用跨径和斜拉桥适用跨径之间的空白。
六枝特大桥的建设,有助于完善空腹式连续刚构梁桥施工工艺,为多跨连续梁空腹式刚构梁桥施工积累施工经验,对空腹式刚构梁桥的推广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将促进相关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带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周国云介绍:“纳晴高速建成以后,将优化贵州西部地区的路网布局,届时,北接成渝经济圈,西进滇中经济区,带动沿途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纳雍至晴隆的通行时间也将减少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