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音乐日历丨一染一画一匠心,一针一线一生情

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 配音:夏青 李周 音频剪辑:李周 文字编辑:刘畅 | 2019-10-29 17:55

音乐流过此间,故事起承转合。音乐日历,用音乐记录娓娓动听的人间故事!

10.29音乐日历丨一染一画一匠心,一针一线一生情

10.29音乐日历丨一染一画一匠心,一针一线一生情

00:00 / -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蜡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蜡染技艺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印染工艺,该技艺又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贵州毕节市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这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蜡染技艺因此得以保留下来。

1971年出生在毕节市织金县珠藏镇链子村的杨晓珍,和村里的绝大部分村民一样都是苗族。7岁便跟随外婆和母亲学习苗族服装的蜡染、印染工艺,天资聪颖的她通过6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包括采摘染料植物、画蜡、染色、脱蜡等一整套苗族蜡染工序,在13岁时便能独立创作完成自己的蜡染作品。就这样,蜡染和杨晓珍一起走过了41个春秋,她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创作传统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艺术作品,并收藏传统苗族蜡染作品2万余件。

在杨晓珍看来,传承千年的蜡染艺术是苗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民族的瑰宝。杨晓珍还应邀去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艺术学院开办蜡染讲座。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传承。

多年来,杨晓珍将传统与现代工艺有机融合,生产制作的蜡染服饰、窗帘、手工艺品等,远销北京、上海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内外市场。2018年,杨晓珍工作室的订单额达600余万元。杨晓珍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蜡染和刺绣这门手工艺,她表示,不仅要用这门手工艺带领乡亲们致富,更要将这门手工艺传承下去。一染一画深藏着杨晓珍的匠人之心,一针一线凸显着杨晓珍的为民初心。在她的手中,蜡笔和针线,不仅是她自己的传承和事业,更是她和乡亲们的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