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积极办好“崇军学堂”打造崇军新地标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注重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深化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行80周年活动、庆祝八一建军节活动,着力推动思政队伍专业化、崇军课件多样化、崇军学堂多元化,全面打造多功能“崇军学堂”,夯实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高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
一是建设思政队伍专业化。坚持“选聘、培育、管理”并重,按照县(市)10名以上、乡镇(街道)3名以上思想政治指导员的布局原则,加强思想政治指导员队伍、“老兵宣讲团”队伍建设,聘任一批为期五年的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指导员队伍,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服务对象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工作效果反馈制度,举办政策法规、心理辅导、沟通技巧等专题培训,提高思政指导员业务水平。截至目前,组建思想政治指导员689名。
二是制作崇军课件多样化。积极与99个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实践基地,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共建、共享、共研合作模式,深入挖掘本土优秀文化故事、“兵支书”“兵站长”“兵教师”“兵队长”“兵特(巡)警”等先进事迹,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实践基地现有的教学资源基础上,重点整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和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理想教育、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国防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退役军人思政教育课程。截至目前,邀请专家学者、思政指导员录制退役军人思政教学课程4节。
三是开设崇军学堂多元化。全面打造“结对式”“移动式”“集中式”崇军学堂,组织老兵宣讲团队伍、思想政治指导员队伍、英烈讲解员队伍,整合利用本地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文化、文化学习阵地、讲习所、大广播、坝坝会等平台资源,开展崇军学堂进校园、进军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六进”活动,提高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烈故事、军人和退役军人故事的深度广度,让更多的退役军人、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截至目前,开展“崇军学堂”六进活动3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