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展+干饭”成新风尚 四川博物院食堂圈粉游客
近期,各地博物院凭借“文化+餐饮”的独特模式引发关注,“逛展后在博物院干饭”受到不少游客青睐。

成都台记者 余洋:11月的成都阳光正好,银杏正黄,四川博物院这个季节总是有非常多游客。逛完了一圈之后,是不是想吃口热乎饭?以前只能啃一啃面包,现在博物院专门打造了便民餐厅。

中午时分,四川博物院内的生活体验中心人头攒动,取餐区已经排起了长队。川北凉粉、麻婆豆腐、回锅肉……60余种小碗菜整齐陈列,最便宜的菜品仅3元,最贵的不超过12元。

成都台记者 余洋:对于游览博物院的游客来说,这里是品味四川风情的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对于当地居民来说,这里也有了社区食堂的功能。

博物院里开食堂,解决了游客长时间参观后的用餐刚需。除了这些实打实的便利,“文化+美食”的创新融合更是精准戳中了消费者的情绪价值。

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主任 王瑞昌:四川博物院有非常多东汉的文物,这里有很多文物元素,比如说水杯上的说唱俑、献食俑,都是东汉时期的文物元素。我们很多糕点设计也融入了四川博物院的元素。

据院方介绍,该生活体验中心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目前,已经形成“小碗菜+文创茶饮+阅读空间”的复合业态,日均接待市民游客600到800人次,寒暑假及周末单日客流量超800人次,成为博物院内最热闹的“打卡点”之一。从“高冷”到“温暖”,从“参观”到“体验”,“逛展—就餐—休闲—社交”的完整链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单向输出”转向“多元互动”。

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主任 王瑞昌:吸引更多观众、周边的群众来博物馆消费,延长他们的体验时间,给予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