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 云台山的“旅游+”效应
编者按
基于对疫后山地旅游将从传统观光进阶到产品业态模式优化新周期的判断,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设立“IMTA山地旅游奖”,旨在坚持创新、绿色、生态和可持续理念引领山地旅游发展,传递山地旅游从业者所应秉持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观。并以此为契机,整合当前山地旅游资源及产品,借助资本、科技赋能,推动旅游投资及消费产业升级,树立领域标杆,引领行业发展。
2020“IMTA山地旅游奖”共设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奖、最佳山地旅游目的地奖、最佳山地旅游户外运动奖、最佳山地旅游徒步线路奖、最佳山地旅游营地奖5个奖项。
2020“IMTA山地旅游奖”在今年的联盟年会上正式揭晓。大雪山踪林DMO、焦作市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宜章莽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获得了本届“最佳山地旅游目的地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焦作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云台山景区。
云台山位于“千年古县”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景区内有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有单级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还有将中国山水园林文化从宫廷推向民间的“竹林七贤”隐居地——百家岩,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人文景观——叠彩洞,以及潭瀑峡、泉瀑峡、云溪谷、子房湖、万善寺等精品景点。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型山地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云台山景区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按照河南省“依托太行山独特地质地貌打造以山地休闲度假、运动探险为特色旅游的优质旅游新需求,站位国际旅游新视野,推动景区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着力打造游客向往、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一、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1.康养度假
当前,康养度假是山地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台山景区与恒大集团、世贸天阶合作,实施了云阶康养小镇项目,其中康养版块是恒大在全国布局的20个“恒大养生谷”系列的样板项目。
2.亲子休闲
云台山景区把猕猴保护、科普生态知识、研学旅游相融合,谋划了集“休闲、娱乐、养生、研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项目猕猴谷生态营地;与云南康藤合作建设国内唯一一个以七贤文化为主题的云藤七贤精品帐篷营地;落地高端民宿改造提升项目,充分特色地域文化,打造休闲度假文旅精品。
3.娱乐体验
景区布局了云台山小吃城、飞拉达攀岩、凤凰岭索道、茱萸峰索道等功能配套项目;作为传统山地旅游景区,云台山通过科技文创赋能,精心策划了云台山夜游、云景球幕影院文化体验项目,利用声、光、电及全息投影技术手段,打造全新的文化体验场景,为景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山地旅游多元融合
1.开发文创产品
焦作市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深挖景区文化底蕴,打造了云台山IP形象,以此为契机发展文创产业,相继开发了伴手礼、形象摆件、休闲食品、农产品等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以新IP创造新文化和新亮点,以新IP打造新业态和新产品,形成了云台山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场景化旅游新体验。
2.发展研学旅游
云台山景区积极探索“旅游+教育”的新型发展模式,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云台山文化旅游学院,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将发展触角延展到培训教育产业,推进旅游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景区跨界发展、多元发展。
3.发展夜经济
景区策划了云台山电音节活动,对重阳阁、岸上天桥进行了亮化,形成了“夜食、夜宿、夜购、夜娱、夜游”的全产业夜经济,搭建了“白天+夜晚”的旅游消费新模式,有力拉动了岸上“民宿小镇”的消费热潮,夜经济成为云台山山地旅游新名片,有效提升了游客体验。
三、提升景区知名度
云台山通过创意活动、创意宣传、创意模式,不断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实现了山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举办创意活动
景区通过举办中国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中国汽车越野巡回赛云台山站、云台山太极拳交流大赛、云台山走扁带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赛云台山山地自行车赛、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赛事活动,将云台山文化内涵与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形成云台山独有的山地旅游IP,实现了“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展示了云台山山地旅游的品牌魅力。
2.实施创意宣传
云台山景区积极和国内主流媒体对接,持续保持在央视等国家平台、大媒体的超高曝光度。近4年来,二十余次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视点等一线媒体推送介绍“云台山现象”,形成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3.开启创意模式
云台山在全国率先开启新媒体营销,持续提升景区“两微一抖”传播能力,邀请网络红人走进景区,试水大活动网络直播,打造网络热度话题,吸引更多年青群体关注山地旅游景区。云台山微信关注度持年攀升,连续位居中国旅游景区微信影响力全国景区前三名,多次荣登全国5A景区新媒体传播力指数TOP10榜单,多篇信息微信阅读量突破10万+,微信单篇阅读量突破百万。
四、提供优质服务
山地旅游的发展不能只倚靠自身旅游资源,更应该注重优质服务打造。
1.强化优质服务理念
云台山景区不断提高服务标准,服务理念由“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升级为“感动每一位游客”,并构建了2000名员工人人都是安全员、服务员、保洁员、救护员、宣传员的“五员一体”服务模式。
2.提供定制化服务
云台山景区针对B端企业客户的市场需求,以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客群的特殊需要,提供定制化服务。开发了登山健身、红色研学、科普生态等山地旅游产品,并提供专用车辆、随车讲解、餐饮食宿等定制服务,以满足游客群体广泛化、多样化、精细化的消费需求,提升细分市场的游客服务质量。
3.创新智慧化服务
景区打造了“智能云台山”平台,建成了实时监控、游客洞察、行业洞察、智能预警、舆情监控等五大全域旅游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一个指挥中心联动、一分钟调度、一站式服务、一部手机游览、一键救援和一码购票,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景区外+景区内全行程、全方位、管家式智能化服务。
五、释放山地旅游带动效应
云台山景区依托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特色优势,持续释放综合带动效应,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和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景区开创了“旅游+金融+民宿+扶贫”的旅游扶贫模式,以山地旅游环境提升为切入点,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风景”的思路,设计建造了云上的院子、朴居、汀澜系列等大批民宿,对旅游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打造“四好”公路,对旅游服务区进行环境提升打造街景小品,乡村旅游环境、食宿环境、生活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促使山地旅游实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