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落地转化难?这群人正在努力!
近日,贵州省高校专利技术成果推介会暨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研讨会在贵阳高新区举行,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全省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畅通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渠道,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据了解,该活动由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主办,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贵阳火炬科技成果评估交易服务有限公司、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参与协办。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专利商标质押登记金额达21.89亿元,全国排位从24位上升到18位,提升6位,质押登记金额同比增长239.38%,增速位列全国第二名。
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昕昕说:“知识产权的交易并不是简单的商品或权益性资产的一次性买卖,是集交易、投融资、再开发、授权应用与再出让等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交易体系,其价值实现涉及了多结构的人和事。因此自2012年以来,我们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一直都致力于贵州省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搭建了多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完成技术合同登记及技术交易等工作交易额达到3.11亿元。”
来自全省的80多家高校、企业、单位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等问题。研讨结束后,各高校就前期筛选出来的9项发明专利进行技术成果路演,详细介绍了研究背景、技术优势、成果应用情况等内容,多家企业对路演项目团队的研究成果伸出了“橄榄枝”。
遵义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邓仁丽说:“我们这个项目是在2020年初就进行了研究,现在已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正在审核当中。我们希望这套富有创新性、对排泄物进行首次处理、能够阻断气溶胶传播的排污装置,最终能够有企业朋友把它转化起来、应用起来。”
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昕昕说:“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未来将在现有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运行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的技术以及市场化的手段,开展全方位的交易服务,助力贵州省的知识产权向企业核心生产力的加快转化,促进贵州省经济和科技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沈来(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