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智慧旅游案例 -- 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智慧分流与服务优化项目

文体旅事业部 | 2024-12-18 15:27

一、案例背景简介

梵净山红云金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景观,以其陡峭的山势和壮美的自然风貌,被誉为“天空之城”。这一独特景点不仅是梵净山的标志性名片,更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游客,成为景区内的必游之地。然而,由于红云金顶地形陡峭、场地狭小,高峰时段常因游客聚集导致排队长度超过百米。这不仅严重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也给景区运营和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面对红云金顶排队难题,梵净山景区推出了“智慧分流与服务优化示范工程”。通过门票预约与红云金顶登顶需求相结合,构建了“购票选择+预约分流+动态管理”的全流程智慧服务体系。游客可以在购票时提前决定是否登顶红云金顶,并根据个人需求预约登顶时间段,从而实现行程合理规划,提升整体游览体验。系统进一步利用动态分流、智能通知和实时调控技术,帮助景区实现精准分流和高效管理,为游客创造更加高效、公平、安全的游览环境。

本工程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梵净山从传统景区管理向智慧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的全面转型,成为智慧旅游的示范案例。


二、运行模式

(一)购票选择与提前预约

游客在购票时选择是否登顶红云金顶,并分配具体登顶时间段。系统根据每日承载能力动态更新预约容量,确保实时调控。

(二)门票核销与队列优先权分配

游客完成门票核销后,系统自动生成登顶优先权队列编号,为排队顺序提供公平保障。

(三)动态队列管理与智能通知

通过动态规则引擎实时调整队列状态,结合信息屏和短信通知游客报到时间及登顶安排,提升信息透明度与响应效率。

(四)现场报到与分批登顶

游客按预约时间到达红云金顶现场报到点,经核销后加入动态队列进行登顶。


三、运行情况

试运行成果 --

累计预约人数:688,220人次

实际登顶核销人数:233,688人次

排队时间缩短:平均等待时间较传统模式减少40%以上

游客满意度:游客满意度较传统模式提升30%以上


四、技术特点

(一)基于门票预约的动态分流系统

时间优先调度算法:结合门票核销时间和预约信息,通过智能优先调度算法(Intelligent Priority Scheduling Algorithm)动态生成队列顺序,确保公平高效。

动态规则引擎:采用动态规则引擎(Dynamic Rule Engine)实时优化队列分配和优先权调整。

(二)AI驱动的智能预测与优化调控

游客行为预测模型:结合游客行为大数据分析(Tourist Behavior Analytics)预测客流高峰并动态调整预约容量和队列策略。

强化学习优化算法:运用强化学习算法(Reinforcement Learning Algorithm)持续优化分流策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智慧服务终端与主动通知系统

多终端服务支持:兼容小程序、手机App、信息屏和广播系统,游客可随时随地获取排队动态和登顶提醒。
事件驱动架构:通过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实时推送排队状态、报到提醒和动态调整信息,提升服务主动性。

(四)高并发处理与系统稳定性保障

分布式架构与负载均衡:通过分布式消息队列(Distributed Message Queue)支持高峰期大并发访问,保障系统稳定性和响应效率。

自动故障切换机制:结合自动故障切换(Automatic Failover)技术,确保系统连续可靠运行。


五、创新模式

(一)制度化、标准化服务体系构建

通过门票预约、动态分流和智能通知全流程覆盖,构建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模式,提升服务透明度和效率。


(二)主动化与智慧化服务升级

从购票到登顶的全链条服务,通过AI和规则引擎的动态调控实现主动式服务响应,增强智慧化应用深度。

(三)游客体验与景区效能双提升

通过提前预约与灵活分流释放游客等待时间,提高整体游览满意度,同时缓解景区运营压力,优化资源配置。


六、实施效果

(一)游客体验优化

排队焦虑显著缓解,游客游览时间利用率提升,整体满意度增加30%。

(二)景区管理效能提升

精准分流与动态调控有效缓解高峰期运营压力,提升安全性与管理效率。

(三)经济效益增长

周边商户销售额增长15%以上,景区经济效益显著增强。

七、经济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景区创收:排队时间释放提升消费空间,三产收入增加15%以上。

精准数据驱动:通过行为数据支持商业优化决策,为景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社会效益

游客满意度提升:透明化服务与主动化通知改善游览体验,优化品牌形象。

行业示范作用: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形成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标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