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苗绣竟能如此Fashion!这本书“以苗绣之名,献给设计师”

多彩贵州文化云 | 2021-03-27 13:33

不同的苗绣图纹,组成传统却又当代的“小世界”

近日,在孔学堂牛年首场讲座上,中国首座苗绣主题博物馆创始人、馆长曾丽,再次说起“一根线”的故事。

“苗绣不仅仅是刺绣手工,更是文化价值,哲学和艺术层面的叠加。”近日,在孔学堂牛年首场讲座上,中国首座苗绣主题博物馆创始人、馆长曾丽,再次说起“一根线”的故事。

同样的“一根线”,在2020年11月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设计组成“多彩贵州 爽爽贵阳”展馆,惊艳亮相上海。

“多彩贵州 爽爽贵阳”展馆设计满是苗绣元素

在一个由精密的线条和黑白灰的色块组合成的空间里,每一件“贵州制造”都不仅仅是“土特产”,而且成为一整个美学作品中的元素。而这些被提炼出的线性的符形纹样,就是苗绣的源头。

曾丽(左一)在进博会贵州展馆

没有文字的苗族,却创造了苗绣这一“无字天书”。在过去,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苗绣图文,和刺绣工艺及缤纷色彩在一起,组成苗族服饰;如今,它们成为设计元素,成为传统却又当代、有着肉眼可见的美,却又充满欲说还休的“神秘世界”。

苗绣文化的艺术价值,体现在苗绣文创及文化产业发展上。“苗绣不仅仅是刺绣手工,更是文化价值,哲学和艺术层面的叠加。”曾丽认为,当代的非遗传承与发展,是需要通过“传译”的形式,回归当下生活。

而“传译”方式之一,则来自这本被称为“献给设计师的书”——《苗绣图源》。

《苗绣图源》

2020年4月和5月,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屏幕上两次出现苗绣公益广告,向世界传达:“它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刺绣,它是用刺绣表达的哲学认知,它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因密码”。

而苗绣这些世代相传的符形纹样,源头在哪里?一代又一代苗族妇女,双手穿针引线,把相似的图纹缝在衣服上,就像把一个共同捍卫又不可言说的秘密,藏在不同的刺绣针法和配色里,交给时间和族群。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曾丽用了20多年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整理,试图确认和归纳那些苗绣图源的脉络。

《苗绣图源》将为当今苗绣溯源和苗绣恢复传承保护,提供重要的样本依据

“这是我和父亲花费40年心血整理出来的成果。”曾丽用20多年时间,研究苗绣中的符号文化、图谱密码,从万余件藏品中,整理萃取的苗绣哲学,将苗绣文化结合现代需求进行价值再创造,并将100幅经典苗绣图源作了划分呈现。

书中展现100幅经典苗绣纹样

“书中展现100幅经典苗绣纹样,这些纹样全部是清末以及民国早期的老苗绣,是具有图谱属性的纹样合集。这些纹样时至今日仍在苗寨古村落被反复使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时能为当代设计所用。”曾丽希望,这些美妙的图源,能以这样的方式,一边把渐行渐远的苗绣源生图纹重新唤回,一边又让具有穿越时空的魔力的它们,成为开启“创造者智库”的钥匙。

呈现苗绣文化最初元素

当下,“新创苗绣”大规模蔓延苗乡深处,传统纯正的古老苗绣服饰也已大多流出村寨,进入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手中。新东西自有生长的活力和空间,而对于具有特殊使命和特定内涵的苗绣来说,从内容形式到材质工艺都发生了改变的“新创苗绣”,已经脱离了真正意义上的苗绣内核,更与苗绣的宏大文化内涵无关。

“我想留下些图案,以后可以把它们再绣出来。”在《苗绣图源》前言结尾里,曾丽这样写道:“谨将这本图源呈现出来,首先送给年轻的苗族后代,你可以用它还原出你们祖先的经典,并致敬为人类服饰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先民。其次,我想将这些珍贵的纹样呈现给当代的设计师……你可以再创属于你、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用它去连接传统与现代,连接世界和人类。”


源:众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