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三八红旗手薛芳:护“未”路上的追光者 | 巾帼在线
她们,是伟大思想的践行者;
她们,是伟大事业的建设者;
她们,是文明风尚的倡导者;
她们,是勇于追梦的奋斗者。
展现巾帼风采,讲述巾帼故事
《巾帼在线》,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特约播出
嘉宾:贵州省三八红旗手,兴义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四级检察官薛芳。
主持人:陈垚
展现巾帼风采,讲述巾帼故事。各位听众,欢迎收听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与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联合推出的《巾帼在线》节目,我是陈垚。今天,我们节目中邀请到的嘉宾是贵州省三八红旗手,兴义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四级检察官薛芳。
她作为一名女性检察官以其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坚定的法治信仰,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倾注了无数心血。拥有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自投身检察事业以来,她始终坚守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最前沿,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关注着每一个涉案未成年人的成长与未来。她是一位深受同事和群众赞誉的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能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贵州省三八红旗手的榜样精神和巾帼力量的真谛。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知识和启发。
陈垚:薛检察官,您好!
薛芳:主持人,您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陈垚:近日,多起新闻报道了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有哪些原因导致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对于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您认为应该如何进行干预和教育?
薛芳:最近发生了一起恶性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引发了社会大众的注目,让人痛心,结合我从事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理的相关刑事案件,我觉得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原因是多元化的,但跟家庭、学校教育原因较为密切,通过梳理近年来的办案数据,发现涉案未成年人多数来自单亲、重组留守家庭,多数罪错未成年人以初中文化、初中辍学人员为主,家庭监护缺失、缺位、亲子教育不当造成这部分人疏于管教,加上未完成义务教育就辍学,缺乏是非判别能力,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我认为要审慎的态度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上,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通过个案分析,对于罪错未成年人要充分了解其主观犯罪原因及家庭、教育、成长经历,进行社会调查后、开展“一对一”帮教,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干预、行为矫正等工作,完善案后跟踪监督,防止再犯罪。
陈垚: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您认为,家长该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犯罪率的发生。
薛芳:我认为首先从思想层面上,家长需要提升自我的认知,认识到家庭保护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父母的教育引导对于未成年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身为父母要切实负起教育监护子女的义务,不要“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其次,注重家庭教育方式,现在很多家长的思想误区就是认为只要物质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照看,往往忽略对孩子精神抚慰,存在溺爱骄纵的现象,还有一些家长与孩子相处时不愿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缺乏耐心,发现孩子犯错随即陷入暴怒情绪,动则打骂,造成亲子关系对立,所以家长要学会与孩子良好沟通,与孩子开展亲子互动,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品格,引导孩子走向健康的生活方式。
陈垚: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未成年人在面对侵害和危险时,往往缺乏应对的能力和意识。学校和家庭该如何帮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呢?
薛芳:我认为要充分发挥法治宣传的力量,比如从我们检察机关实际工作来说,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活动,同时检察官们不仅是办案能手,还担任辖区内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普法活动,所以学校可以依托自身实际,联合妇联、检察等部门共同扎实推进“法治课堂、家长课堂”的建设,切实增强孩子们的法治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而家庭作为未成年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未成年人成长道路上要引导孩子相信家长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正确理解孩子的自我中心,明白小事不过激,大事要及时寻求帮助的道理。
《巾帼在线》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特约播出
播出日期:每周四
收听渠道:学习强国、动静APP、蜻蜓FM、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