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罗甸“童伴妈妈”:用关爱为留守儿童点亮心灵的“灯”
“大人都不在家,你们去外面玩的时候,不能去水边洗澡。”正在给小朋友们叮嘱安全事项的人,叫刘启芬,她是沫阳镇董架村的村副主任,同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董架村86名“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董架村有501户1924人,外出打工的人占了27%,村里的“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这些老人年纪大,照顾孩子吃力,很多孩子的卫生、学习等方面良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难。
为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2016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共青团贵州省委启动“留守儿童”“童伴计划”关爱项目,在贵州省10个县的100个村分别选聘、培训一名“童伴妈妈”,明确每位童伴妈妈负责陪伴一个村的留守儿童。“童伴计划”中,罗甸县10个村选聘并培训了10名童伴妈妈,刘启芬就是其中之一。成为“童伴妈妈”这四年来,刘启芬常常在“童伴之家”为留守儿童们辅导功课、为他们排解烦恼、和他们一起玩耍。
“童伴妈妈”的出现,让留守孩子们说话有人听、烦恼有人解、孤单有人陪。为了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童伴妈妈”们还想方设法筹集更多的教学资源、娱乐设施,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有人说你像一根蜡烛点亮我们,但我说刘妈妈就像一本书,读也读不完。刘妈妈,你就像一滴露水滋润我们,谢谢你分享给我们许多的知识,谢谢你一直陪伴我们,给予我们快乐,给予我们关爱,我们爱你!”沫阳镇董架村留守儿童谢天敏说起“童伴妈妈”刘启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2016年实施“童伴计划”计划以来,罗甸县的10名“童伴妈妈”们用心、用情、用爱无私地守护着全县10个村809名留守儿童,让他们成长不再孤单。
通讯员:黔南台 罗甸台 元冬 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