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见贵图 | 500年前清水江文书:微观“合同”里的贵州人

贵州卫视 | 2025-10-23 14:31

考古实证,在清水江下游一带,人类活动历史从史前时期一直到明清时代。明清时期,这条“水上高速公路”商贸兴旺。黔东南的木材等物资顺江而下,经湖南入长江,远销江苏、浙江,甚至海外。 而记录这些交易的民间契约文书,被称为“清水江文书”。这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最集中的自明清迄民国契约文书之一,被中外学者赞誉为“世界记忆”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

记者 应腾

“一卖一了,父卖子休;如花落地,永不归枝;水流东海,永不回头。”“恐口无凭,立有卖字为据。”

这两段镌刻在清水江流域数十万件民间契约文书上的表达方式,以形象的比喻传递出朴素而坚定的规则——交易既成,绝无反悔。而这些被称作“清水江文书”的民间契约,是明清以来贵州人处理土地、林业交易的真实记录。

明成化二年清水江文书 图源:贵州大学清水江学研究省创新团队

10月22日,清水江文书文献展在贵州省图书馆北馆6楼展出。当天上午,长期深耕清水江文书与地方文化遗产研究,南京大学哲学博士、文化遗产学博士后,贵州大学图书馆馆长、贵州大学清水江学研究省创新团队负责人黄诚教授做客贵山讲坛,以《长江支系文明视域中的清水江学研究》为题,带读者从“老祖宗的合同”角度,打开“了解贵州人”的另一种方式。

研究清水江文书,将观察到明清时期贵州山区的社会肌理

从地理位置上看,清水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它发源于贵州东南部,一路向东流淌,最后通过沅江汇入洞庭湖进入长江水系,成为连接云南、贵州、湖南和广西的水上要道。

考古实证,在清水江下游一带,人类活动历史从史前时期一直到明清时代。明清时期,这条“水上高速公路”商贸兴旺。黔东南的木材等物资顺江而下,经湖南入长江,远销江苏、浙江,甚至海外。

而记录这些交易的民间契约文书,被称为“清水江文书”。这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最集中的自明清迄民国契约文书之一,被中外学者赞誉为“世界记忆”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

贵州省图书馆馆藏《贵州清水江文书》

“这些文书从明清延续至民国,不仅记录了清水江流域人们的经济交往、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更成为长江支系文明演进的历史见证。”黄诚在讲座中说,清水江文书多数是林木贸易、山林纠纷、土地买卖的记录,但也有不少让人意外的内容——比如法律诉讼、分关析产、日常收支、婚姻习俗文书,甚至还有早期股票买卖的凭证,“翻阅这些文书,能直观感受到,明清时期的贵州,已经是一个高度契约化的社会。”

黄诚认为,文书蕴藏独特的规则意识与生态智慧,是构成长江支系文明的重要内容

大量契约、账簿等民间文书蕴含的独特价值,吸引学者从解读契约内容起步,逐步拓展到社会、经济、法律、民族等多领域研究,最终形成的以清水江文书为核心、多学科交叉的地方学研究体系——清水江学。

对普通大众来说,为什么要关注清水江学?

“虽然是门学问,但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把‘历史放大镜’,帮助你了解明清至民国期间,贵州人的生活世界和生存智慧,如限制砍伐、保护水源的条款,蕴藏的生态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可吸取的文化遗产资源。”黄诚说,从这些契约里,不仅能看到林木买卖、土地流转的经济脉动,还能触摸到家族分合、婚姻缔结的社会温度,更能感受到乡邻调解、契约守信的文化脉搏。

清光绪四年清水江文书 图源:贵州大学清水江学研究省创新团队

和聚焦帝王将相的传统史学不同,清水江学的研究根基——清水江文书,多是普通百姓日常经济活动的真实记录。简单来说,了解清水江学,就像看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让你从微观切片中,发现历史别样的温度和质感,在鲜活的生活世界认知和了解历史文化,并具有生命的感动和感通。

当天,50位读者通过贵山讲坛,揭秘长江支系文明的“微观史书”

跨越500年的清水江文书,和时下火热的贵州“四大文化工程”紧密相关。

“这些承载着历史智慧的古老契约,如今正与阳明文化、红色文化、屯堡文化、民族文化产生奇妙共振。”黄诚认为,它们既是贵州文化根脉的“活化石”,又为当下文化工程提供历史养分。

“比如,王阳明从清水江进入贵州;而红军在清水江的活动非常广泛;清水江流域聚居着苗族、侗族、布依族和水族,民族文化多彩,这些都和当下贵州着力推进的‘四大文化工程’紧密相关。”黄诚说。

清水江文书文献展在贵州省图书馆北馆6楼展出

目前,清水江学研究尚处资料整理出版和“弄清楚内容”的基础阶段。“现在数字化扫描文本只是1.0阶段,就像给古籍拍照存档,虽然虽然留住了模样,却还没真正读懂和用好其中价值。”黄诚透露,接下来,研究团队将迈向数字化2.0甚至3.0阶段——不仅要建立完善的清水江文书数据库,更要构建数字大模型,打造清水江文书的“数字大脑”,人文数字与人文数智必须到场,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必须出场,人文与技术协同助力科学研究,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经济规律、社会结构和历史智慧,让历史真正活起来、用起来。

贵山讲坛现场

贵山讲坛是贵州省图书馆打造的又一文化品牌,今年已举办两期。主题聚焦贵州本地文化,如从中国的山水情怀聚焦到贵州的山水;从长江支系文明聚集,到贵州清水江文书的发展,推动地方文化从“专家研究”走向“公众共享”。

“除邀请专家授课外,我们同步开设文献书目推荐和线下文献展览,并计划尝试新的互动形式,如专家工作坊、读者辩论赛等,针对不同年龄层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传播,以扩大受众范围和提升活动效果。”贵州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蔡珩告诉记者,11月下旬,贵山讲坛将邀请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历史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史硕士点负责人、副教授栾成斌,带来阳明文化主题讲座,读者可关注贵州省图书馆微信号进行报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