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国际护士节”|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靖文读经典——《油菜花开盼红军》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党支部书记读经典》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特别节目——贵州省优秀护士代表读经典。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党支部书记读经典》
贵州省庆祝“5·12国际护士节”
特别节目第九期:《油菜花开盼红军》
跬步至千里 聚沙成铁塔
本期诵读: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靖文
党支部书记读经典第九期《油菜花开盼红军》
00:00 / -点击上方可听音频↑↑↑
《油菜花开盼红军》
1935年春,中央红军转战到贵州,在黔北地区遭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为摆脱追敌,跳出包围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进行了出奇制胜的四渡赤水,而后南渡乌江,又进入开阳。4月3日,红军由开阳双流镇插向底窝坝(今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遭遇国民党的飞机轰炸,牺牲六人,受伤多人。下面是当年亲眼见证红军经过底窝坝的汪鉴星讲述的故事∶
我家住在底窝坝杨方寨。1935年4月3日,我才八九岁,当时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一早起来就被父亲喊去为东家放牛。父亲曾经说过,东家姓何,在黔军王家烈的部队里当过营长,后来退役回乡,所以大家都叫他何营长。何营长因为在外面混了多年发了财,回乡后建房买田,居家养老,很是阔气。我前去何营长家牵上牛就下到河滩来。天气很好,河滩上放牛的小伙伴们陆续到齐了,底窝坝田地里以及远处的山坡上油菜花开得正灿烂。近处田间的蜜蜂"嗡嗡"地在各种花丛中飞舞,很是热闹。
不一会儿,我突然看见杨方桥上跑过何营长的管家胡二哥,气喘吁吁地往何营长家去,我们喊∶"胡二哥,跑啥子?"他根本不搭理我们。一会儿,何营长一行就急匆匆地过桥往铜鼓坡去了。小伙伴们就乱猜,是不是县保安队下来追粮派款,何营长去接他们了?也快到私塾上学的时间了,于是我牵上牛先回何营长家牛圈,再赶到先生家去上课。底窝坝渐渐地嘈杂起来 —— 人喊叫,马嘶鸣,各家的狗也在狂吠。先生感觉外面不对劲,急忙停课叫我们快回家。
回家的途中,我看见一路上到处都是穿着灰布衣服、头戴五角星徽章帽、脚蹬草鞋的军人。他们进到底窝坝各个寨子里,搞得到处人声鼎沸。他们有的背着油布伞,有的背着斗笠,也有身上挎小手枪的,更多的背的是长枪和大刀,还有驮着物资的马儿,个个儿风尘仆仆,看得我眼花缭乱。那时我心里慌乱得很,又好奇又害怕。回到家一看,我家也来了许多军人,爹娘都不知跑哪儿去了,后来才知父亲被喊去带路了,母亲外出躲避了。因为队伍来得突然,父母来不及去私塾叫上我。
当时我紧张得很,好在军人们对我很客气,但是寨子上来不及逃跑的人家都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们。他们陆续进到各家安顿下来,有一些长官模样的军人进到寨上的圆兴寺里,外面站有卫兵。各家的狗也都夹着尾巴躲起来了。进到寨子的军人大声告诉大家∶"老乡们,不要害怕,我们是红军,是打土豪、分田地的队伍!"我这才知道他们叫红军。
中午,有人喊在各家修整的红军战士们都到我家后面的汪家拿饭团吃,住我家的红军战士们也去了,他们也给我拿来一些饭团。我吃着红军战士给我的饭团,渐渐地就不感到害怕了。下午,早上我们去放牛的河滩热闹起来,军人们有的牵马饮水,有的下河洗脸洗衣……两三点钟时,我听见后山上响起军号声,红军战士们顿时慌乱起来,边跑边喊∶"飞机'屙粑粑'了,快趴下!"有的散到田坎边,有的躲到沟渠边、林子里,有的钻进菜地里……还有很多没来得及躲避的。红军架在后山上的机枪也"嗒嗒嗒"响起来。不一会儿,天空传来像打雷般的轰鸣声,三架飞机飞抵底窝坝上空,抛下三颗航弹,一颗落在马头寨宋家祠堂边,炸掉祠堂一角,一颗落在田坝的软泥中,未炸,一颗落在杨方寨,炸死红军战士六人,炸伤十多人。我也被爆炸声吓得躲在屋里瑟瑟发抖。飞机飞走后,山上的军号再次响起,红军战士们纷纷从躲藏处出来,有条不紊地抢救伤员,善后其他事宜——看来他们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轰炸。我家隔壁的唐大伯也帮着红军抬伤员,有三个红军伤员被抬进他家医治,另有六个担架被抬着往后山去了。唐大伯还来我家借锄头,说是要去埋葬被炸死的六个红军战士。
快要天黑的时候,红军战士们便开始在寨子里各家的墙壁上写标语,都是与打土豪、分田地有关的内容。住我家的一位佩带小手枪的红军叔叔还送给我一碗肉吃。这一晚上,红军的队伍有的开拔,有的继续住下……住我家的带盒子枪的叔叔同我睡一张床,还拿糖给我吃,说是从遵义带来的。睡前还把我家里存放的银圆点好交给我,叫不要搞丢了。第二天,等我醒过来,睁眼一看,昨晚住我家的红军战士们不知什么时候都走了,放我枕头边的银圆原封不动。后来陆陆续续又有红军战士住进我家。他们将何营长等土豪劣绅平时强占的物品分给了寨上的穷人,我家也分得了一床被单。
红军在底窝坝各寨休整了两晚,对穷苦百姓秋毫无犯,我当时还想∶他们要是多住几天多好。但是到第三天,红军的队伍就都走了,整个底窝坝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第四天,带红军战士去上马场的父亲回来了,不知躲藏到何处去了的母亲也回来了,寨上出去躲藏的老百姓也都陆续回来了。大家都对红军赞不绝口,连寨上圆兴寺的老和尚也来到我家,兴致勃勃地给邻居们讲述红军战士住在寺庙里时帮助僧人修葺庙楼的事。
红军走后,留下三个伤员在寨子里。其中一个姓丁,江西人,脚被炸伤走不了路。红军拿大洋给我家隔壁的唐大伯,请他给伤员治伤。唐大伯无儿无女,一个人住,所以红军走后没有人察觉。他不时上山采药给姓丁的红军战士治伤,另外两个红军伤员也是他治好的。红军伤员们伤好后往上马场方向去了,说是追赶队伍。姓丁的红军战士在底窝坝一直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改革时还分得了房屋和田地,后来回了江西老家。
至今,当年红军来底窝坝的情景仍在我脑中时时浮现。每年春天我都期盼着油菜花开∶油菜花开了,红军又要来了吧!
支持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策划、编辑配乐:莫梅
录音制作:周晓鸣、杨曦、曾黎、李彬
版头播报:罗波
学习计划指导:郑东升
编审:白云
监制:王丹
特别鸣谢:贵州广播电视台录制中心党支部
技术支持:贵州广播电视台录制中心7.1.4全景声录音制作系统
我们下期学习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