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船长走进贵阳孔学堂 让公众聆听“来自极地的声音”
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18日电 (记者 张伟)“请问肖船长,你们在极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呢?”“南极是地球上最后的净土,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极为敏感。保护这片脆弱的环境,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健康至关重要。所以我们是不能在南极留下任何一点垃圾的,因此在极地产生的所有垃圾需要全部分类打包带回国处理。”
2024年贵阳市 8.15 全国生态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之一,“走进自然 极地科考——来自极地的声音”主题讲座17日在贵阳孔学堂举行,“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为贵阳的500余名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分享。
“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充满着艰辛和挑战。”肖志民船长说,“南极洲有1400万平方公里95%都是冰雪覆盖,可以称得上是‘白色沙漠’,这里紫外线强,并存在着‘极寒’和‘极昼’‘极夜’,可以说气候恶劣,难以生存。”
“极地考察广度和深度的大幅拓展,离不开‘雪龙2’号强大的首尾双向破冰能力。”肖志民说,“以前去不了的、海冰相对严重的区域,现在都可以安全抵达。在动力系统上,‘雪龙2’号配有四台发电机和双吊舱,但仅依靠单台发电机、单吊舱就可以维持正常航行,因此,有着非常大的安全冗余。在考察水平上,‘雪龙2’号也带来了质的飞跃。不仅所有涉及到的海洋调查项目都可以做,而且由于搭载了动力定位系统,开展作业时能牢牢地固定在一个位置,作业精度大大提高。”
“当听到肖船长说南北极科考的所有生活垃圾都会带回国时,我感到非常震撼。”现场聆听的一位学生说,“今天的讲座让我了解到南极作为我们人类的最后一块净土,需要非常小心的爱护,未来自己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谈及为什么会来到贵阳,肖志民说,由于安利秉持的环保理念和中国极地科考的理念相一致,安利产品的环保特性也符合极地科考的严格要求,2002年8月,安利与中国极地科考首度牵手,一系列安利产品被遴选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在“雪龙”号、“雪龙2”号上都分别设有“安利优生活环保小屋”,长期助力极地科学考察。为让更多人了解极地、爱护地球,安利每年都会邀请来自一线的极地专家赴中国各地开展科普巡讲,迄今共有27位极地专家受邀到中国76个城市做了216场演讲,约有12多万人聆听了“来自极地的声音”。肖志民已是安利贵州分公司邀请的第六位雪龙号极地专家,每次公益讲座都会吸引广大市民关注。
此次活动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花溪区人民政府指导,安利公益基金会、贵阳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贵阳生态科普馆、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安利贵州分公司承办,旨在普及极地科考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推动极地科考事业发展。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