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线丨从《原野》到《觉醒年代》,重拾回剧场看话剧的美好

文汇报 | 2022-07-10 14:36

7月5日一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练C厅就传来台词声,《原野》剧组的演员们进行复工后的首次磨合排练。这部由何念执导、改编自曹禺经典名著的话剧计划将于7月14日至24日在上话艺术剧院上演,开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下半年演出的大幕。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舞台剧《觉醒年代》的排练也从线上重新回到排练厅,计划在8月下旬推出首轮预演场。此外,《贵胄学堂》《每一件美妙的小事》《无人生还》等剧组亦已陆续恢复线下排练,剧场环境消杀等工作正在推进中。这意味着,时隔三个多月,观众将重拾回剧场看话剧的美好。

以当代人的视角切入,话剧《原野》让经典焕发新的魅力。

“终于等到了”“我的快乐回来啦”“希望八月能去上海看戏”……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官方公众号的留言区里,能真切感受到戏剧迷们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剧场的心情。

“我对演出市场的恢复非常有信心,观众的关注和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惠庆表示,不分年龄、不分演员、不分题材,“上话出品”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观众心中的一块金字招牌,主创要做的是用200%的热情来满足受众群的期待。

为此,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选择将《原野》作为开启下半年演出大幕的首个剧目。在巅峰之作《原野》中,戏剧大师曹禺不仅展现了鲜明而复杂的人物性格,还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在何念执导的《原野》中,导演带领一众年轻主创演绎,以全新的理念与形式,用当代人的视角切入,让经典焕发新的魅力。该剧在不改变原著内核和台词的前提下,从仇虎的角度切入,大胆调整剧本结构,尤其注重人物心理和内心情感的表达,用“朗读之下”的训练法来激发演员的想象力,并加强运用悬疑、肢体、意识流等表现主义方法进行人性的解读和挖掘。自2017年首演至今,该作品五年来一路收获如潮好评。

 

(本文内容来源文汇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