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周之江“与书重遇”——《汪曾祺自选集》
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汪曾祺自选集》1
00:00 / -
《汪曾祺自选集》2
00:00 / -
《汪曾祺自选集》3
00:00 / -
《汪曾祺自选集》4
00:00 / -本期领读者:周之江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
周之江,男,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中文专业,曾在媒体工作十八年,现供职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少时即习字刻章,皆不足道。嗜读书,喜爬格子——严格说是敲键盘。曾与人合著出版《贵州古村寨》,个人著有《小吃纪事》《大时代的小注脚》等。
之所以谈“与书重遇”,大概因为,世间可以重温的东西不多,好在书籍、电影、音乐和美食不在其列。单说图书,就跟邂逅故雨旧知有些相似之处,情怀杀和辣眼睛的可能性,一半一半。不管怎样,真正的好书,终归“不厌百回读”,隔上些年头,再度遇见,展卷还能“添新味”,这样的书籍或是朋友,绝对值得珍惜。
本期书籍:《汪曾祺自选集》
很多人喜爱读汪曾祺的作品无非两个字“趣味”:他的散文没有空泛的大道理,没有宏大的题材,所写内容多为草木虫鱼、风俗美味、常人俗事。但字里行间却透着文人雅趣,读来韵味无穷。
很多人喜爱汪曾祺文字中的恬静与温暖、轻松与幽默,仿佛人生的苦难都与他无关。周之江在《与书重遇》中写到:先生底色是诗人。
近当代的小说家中,汪曾祺向来为我所服膺,其书常读常新,或以散文化、诗化论之,汪氏亦颇自矜。然要说会结构故事,才是此老本领所在,可惜道著者亦不多也。
我读此公小说,百遍不厌,他身上有他笔下那些小镇文人的一切嗜好,至于小说的题材,鲜有特别出奇者,妙在是笔调真好,细腻而有诗味,就连表彰先进的文章,他也写得与众不同。奇怪,跟汪前后,还有林斤澜、邓友梅、陆文夫等等一批气味相近的作家,如今却不出产了。惜哉。
他欣赏徐文长,撰文谈其书画,推崇备至,而徐氏也对宋四家颇多批评,说苏东坡“老朴,不似其人之潇洒”,好像也有些道理,我学苏字,也是潇洒不起来,看别人写得飞扬跋扈或者随心所欲,徒叹不及。
汪氏论画,也时有妙语,譬如他说自己画的往往是灰调子,比较淡,接着延伸到文艺创作的“淡化”问题,几乎就是自辩状,“衰年变法谈何易,唱罢莲花又一春。”
说到头,汪先生的底色,还是诗人。
(以上部分图文节选自周之江《与书重遇》)
抱着一种“好玩的”心态,汪曾祺在苦中寻乐,发现生活中的美,挖掘人性中的善。“我的作品的内在情绪是欢乐的。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是我们今天应该快乐。一个作家,有责任给予人们一分快乐,尤其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