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健之声丨贵阳市二医:构建危重患者生命“救治方舟”
利用原来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紧急改造,成立呼吸科二病区并开始收治重症病人;将康复科康复中心改造成为新冠氧疗留观中心并正式开诊……
2022年12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作为贵阳市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最多、压力最大医院之一的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阳医院),从理念到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开展日调度制度、各行政职能科室负责人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网格化分区管理。举全院之力,迅速科学地扩充重症医疗资源,构建危重患者生命“救治方舟”。
“该院立足广大患者需求,精准研判风险,畅通患者救治通道,确保急危重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贵阳市二医党委书记杨卫民表示,医院充分发挥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用党的精神将全院职工紧紧团结在一起,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带病坚持工作,全院感染的医务人员平均休息时间不到两天,彰显了二医干部职工的家国情怀。
为全面整合资源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严峻形势,该院将发热门诊扩容、全力保障急诊收治、将其他科室改造新建成重症监护二区、三区,急诊重症监护二区,呼吸内科二区,新冠氧疗留观中心等科室,全院所有科室均跨科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所需的急救设备全院范围内进行统一调配,增加医院收治能力。
在人员安排上,医院将所有行政科室工作人员进行 24 小时排班,安排在急诊候诊大厅、急诊抢救大厅、留观康复大厅等重点部门,负责配合预检分诊、导诊、病人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配合协助患者抢救、候诊患者的病情观察,以保证患者的候诊安全。
“该院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的要求,在院党委统一部署下,全院上下全力以赴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收治,不拒诊任何一位患者,再困难我们也咬牙坚持。”贵阳市二医院长李昆说,医院领导、科室和部门负责人靠前指挥,与一线医务人员一起打好这场战役。
医院抽调医生的专业涵盖了重症医学科、内科、全科医学科等。同时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将预检分诊关口前移,优化抗原检测、候诊、就诊、取药流程,增加自助缴费设备。
经过多部门通力配合,贵阳市二医广泛发动医生志愿者参与互联网线上问诊。截至目前,线上共接诊约4000余人次。安排专人在“贵阳市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老年人专区”,为有适应症的患者开具阿兹夫定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
为保证急诊就诊患者中年龄在 60 岁左右,肺部有轻微病变、患者氧饱和度在 90%左右,需要进行氧疗的患者的救治,该院领导现场办公,将原康复训练大厅临时改造作为新冠感染患者“留观康复大厅”,使这部分需要氧疗等治疗又暂时达不到住院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留观、氧疗,在留观过程中,病情加重的患者可以随时转成住院治疗。
全院“一张床”,实行安全有效的跨科收治,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应收尽收”。该院遵循“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原则,无论是内科、外科,所有医生都迅速强化培训,都要能够诊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每天由医务科至少三次以上清理全院床位,交由急诊科统筹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保证卒中、胸痛等急诊患者救治的前提下,其余所有床位均用于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举全院之力,迅速科学地扩充重症医疗资源,构建危重患者生命“救治方舟”。医院高度重视可能面临重症患者的救治,提前预判,将重症救治定义为救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为危重患者打造一艘“救治方舟”。经过整合和优化,该院规范的ICU床位达到91张。
医疗设备的配备,是做好重症患者救治的关键。贵阳市二医调集全院医疗设备,每个床单元按ICU标准配置,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为更好满足救治需要,医院紧急采购呼吸机34台、高流呼量吸湿化治疗仪16台。
“该院加强医务人员的合理调配,分层次分区域开展培训,人人都成为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救治专家。”李昆说,全院医护技人员实行统一调配,为急诊、重症建立后备梯队,强化分级分类培训,随时拉得出来、调的上去、能打硬仗。
与此同时,贵阳市二医制定分区分类诊疗及护理规范,保证同质化治疗。成立院级专家组,对于诊疗困难或诊治效果不好的随时启动院内专家 MDT 联合会诊。建立分级分类诊疗标准,提升同质化治疗水平。
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让一线的白衣战士感受到医院的关心和温暖,是贵阳市二医的又一重要举措。该院党委院行政尽一切所能关爱广大一线的医务人员,让医护人员在关爱中提升从业自豪感和做好这个职业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