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贵阳部分非寄宿制初中返校开学工作那些事儿?看这里!
眼下距离贵阳市初三学子返校开学仅有3天各非寄宿制学校如何组织学生上下学?他们又都用了哪些小“妙招”来确保师生安全?……带着大伙儿的疑问记者走访了部分学校一起去瞧瞧吧!
贵阳十八中
联防联动、应急演练……静待学子归来3月12日早上八点半,贵阳十八中进行了疫情防控期间初三年级学生返校应急演练。
记者看到,学校大门口及操场设有间隔一米的绿色圆点,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距离,拒绝扎堆聚集。一进学校设有两个红外体温测试通道,供不同班级学生通过。同时,学校还设置了临时留观室、隔离观察室和隔离区。
演练现场,当老师们有序进入学校,从红外测温仪前通过时电脑大屏幕上立即显示温度,体温正常者经鞋底消杀垫走进学校,根据操场上不同颜色的箭头标识,各班学生按照规划路线进入教室。进校或课间发现学生体温异常时,学校校医立即将发热学生带到临时留观室,十五分钟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进行精确测温、研判,如体温还是异常则带到隔离观察室,并向上级报告、通知家长,对学生所经区域进行及时消杀。
“本次演练目的是检验学校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的可行性,让全体教职工在进一步熟悉工作岗位和职责的基础上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吴红表示,为确保初三年级师生顺利返校,学校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并与办事处、派出所、疾控中心等建立联动关系,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据了解,学校以校长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与社区、派出所、社区卫生机构等建立联动关系共同防疫,健全防控组织体系。学校还按要求制定了“三个方案”“九项制度”,涉及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师生返校、卫生及消毒、午餐管理、物资台账、封闭管理等各项内容。同时,强化班主任和家长联动,关注学生健康状况,以班级为单位加强宣传教育、信息摸排、思想辅导、心理疏导、情况上报等职责,建立家校联防协同体系。
贵阳十八中初三年级9个班390余学生均为走读,学校按照“错峰、错时上下学”原则,精细化安排了每班到校时间、上课时间、放学时间。同时,为减少学生密集程度,9个班级分散在三栋教学楼,每层楼仅安排一个班级,每班配备一名副班主任。上课教室就近的两个教室用于午餐、午休,楼层走廊用于大课间活动,各班均按指定路线和入口上下学,坚决做到教学空间不交叉、学生课余活动区域不交叉。
发放教材时,由学校总务处配备好教材后按班级将书放置在教室就近走廊处,由班主任分发到每个学生座位上。同时,学校将积极开展“开学第一课”,针对学生情况进行疫情防控安全、行为规范、纪律要求、心理疏导等教育,引导学生正视疫情,科学理性看待。
学校对午餐卫生进行严格管理,对分餐人员健康情况进行审查,对餐具严格消毒。送餐人员将午餐送至学校离开,学校老师取餐送至各班教室,学生于就餐教室顺向而坐就餐,保持相对安全距离。就餐后垃圾立产立清,并对垃圾池进行及时消杀。
学生午休前由楼层值班干部对学生进行测温并如实记录,此外,值班干部还同时负责本层楼学生晨午检、上报信息、维护课间安全、与家长沟通联系等工作。
“学校防疫物资准备到位,教室也已完成布置,只等同学们归来。”吴红表示,学校按照相关要求科学制定开学预案,细化防控措施,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物资到位等,全体教职员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为学子返校护航,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贵阳实验二中
初三学子开学上下课无需错时的“秘密”“请从专用通道进入校园.......”这是实验二中保安近来说得最多的话。自接到贵阳市初三学子复学返校通知以来,该校根据“一校一策”,制定专属策略,错时上放学定制公交、每日多次测体温、各班专属“活动区”.......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准备就绪迎接近800名学子的到来。
在实验二中校门口,由三个帐篷组成的临时观察室、接餐点、体温监测通道挡在校门最前端,帐篷从蓝到红,俨然形成了学校门口一道靓丽的“防疫线”。其中,最右侧的体温测量通道使用了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进校人员经过通道时,体温将被自动识别显示在大屏上。经通道识别,体温无异常者经过手部及鞋底消毒、扫码呈绿色者方可进入校园,体温高于37.3摄氏度者将被带到左侧的临时观察室再次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核实体温,再根据体温采取下一步应急预案。
据了解,该校为非寄宿制初中,初三年级共计17个班级,近800名学子均为走读生。为了保证正常上下课时间,做到学生教学空间不交叉、学生课余活动区域不交叉,学校将全体初三学生转移至4万多平的新校区就读,将17个班分散至四栋不同教学楼,基本实现一班一层楼、一班一厕所及相应的课外活动区域,这也意味着该校上下课无需错时。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意愿采取了定制公交、私人接送与步行到校相结合的方式,错时错峰上放学。从7:10至7:50分四个时段分批进校,出校则分为五个批次根据广播从规定路线的6个出入口有序分散至前后门分流放学。
除了错时进出校,学校还优化了午餐配送流程。由上级部门选定的配餐企业进行配送至学校门口接餐点后,教职工再根据相应的分餐班级,分头行动、快速配送午餐。与此同时,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分班,将过半学生分流至旁边教室,集体进行手消后有序根据自己的座位同向、间隔就餐。
“学生自我测温、定制公交跟车领导测温、校门口进校测温、午休时午检测温,孩子们一天最低进行四次测温,随时动态掌握孩子们的健康情况”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生开学返校后,各班班主任将与孩子们共同制定且执行疫情期间的班级管理方案,打造班级凝聚力,希望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实施教学工作,及时树立学习信心。
目前,该校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方案,多次进行应急演练、对学校环境全面消杀、将各项措施再优化,从严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学校还与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 、街道社区办事处、社区医院等部门联防联动,各部门将在疫情期间对学校周边环境、交通秩序等方面进行维护,确保全校师生安全、顺利返校复学。
贵阳市第七中学
既要乐在七中,又要平安七中“滴滴滴,您的体温已超过37.3℃。”在七中校门前的检疫帐篷里,一台“不近人情”的机器发出了警告声,这是贵阳七中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当一位体温异常的“不速之客”进入校门时,立刻被校门前的热成像双光谱筒型网络摄像机拦住,随即被穿着防护服的保健老师带到校门外的临时留观室中再次进行体温检测,并通知学生家长到校接学生前往医院进行下一步专业处理,同时消杀人员将对该生的行进路径反复消杀。
同时,开学之前,学校进行了严密的情况摸排,将每个学生的具体身体状况、居住点等情况收录在档案,为了让389名初三学生顺利开学,所有学生实行走读制,除学校层层关卡检疫之外,学生到家后仍需定时测量体温反馈到校,若有体温异常者,不得返校,将防疫第一线拉在家中。
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学生防疫工作,除了给孩子们上开学第一课之外,贵阳七中还为家长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家长防疫知识须知”,通过线上授课的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掌握基本的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保证自己的孩子不外出、不访友、不聚集,拉好家庭防疫线,将疫情坚决阻击在校门前,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求学环境。
此外,学校还通过定制专属下课铃、三栋教学楼里分散上课、错峰上下学等措施保障学生、无纸化教学和办公,减少学生与教师间、学生与学生间的直接接触,保障学生在校不接触任何疑似传染源。
初三年级开学在即,全体教职工一刻也不敢松懈,检查教室消杀进度、摸排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布置学校隔离区域,老师们熬夜工作、通宵加班,他们说,要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求学、平安回家。
联防联动、应急演练一班一层楼、一班一厕所家长“云课堂”、错峰上下学......贵阳市各非寄宿制学校从学生的学、行、食各方面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只为如期与初三学子相聚久违不见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