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南明之光丨@龚帅:“法制天平”的忠诚卫士
在公安队伍里,有这样一个警种,他们需要精通各类法律和各种办案程序,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一份份案卷;他们既是审核案件的“质检员”,也是谨守法律的“公平秤”。他们精通各类法律,熟悉办案流程,评估每份案卷,时刻提醒民警规范执法、提升办案质量,他们就是法制民警。今天的主人公龚帅就是其中的一员。
2013年,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龚帅加入了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开始进行跟班学习。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培训,龚帅因为工作作风稳健、心思缜密,加入了南明公安分局法制大队,一干就是九年。
法制民警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在生活中,不少人对法制民警有些陌生。龚帅解释道:“我们主要负责对办案单位案件的法律审核、案件考评及警情考评。一个案件事实是否查清、案件的定性是否准确、案件证据是否充分、法律适用是否准确,都是我们要掌握的范畴,以此保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准确性、合法性、适当性。另一方面,法制民警对于案件还有监督职能,从案件的受案、立案侦查、刑事拘留、侦查终结……到最后的移送检察院起诉,监督范围覆盖至整个执法行为的全领域。”
也经常有人问:“法制民警不抓捕罪犯,也收不到百姓的感谢和褒奖,只是在幕后默默无闻的工作,你的心里会不会不平衡?”龚帅总是笑笑说:“这是不存在的。首先,法制民警与刑侦、社区、禁毒等一线民警只是职能和分工不同,但我们都是一条战线的一个整体,最终目标都是为人民服务。其次,我非常喜欢我所在的法制工作岗位,我自己的性格也很适合,所以我愿意一直做这个守护公平正义,默默无闻的平凡守护者。”
九年多来,在分局法制大队的带领下,龚帅的工作内容涵盖了案件立案审核,刑事拘留、行政处罚、强制戒毒人员审批,移送起诉审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办理,出庭应诉,普法宣传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办理过程中,他紧贴基层派出所实际,围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存在的执法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制作多个执法培训课件,为分局办案民警进行多次培训,让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更加重视、知晓相关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及规范做法,让民警不踩执法“雷区”。因为他知道,法制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法制民警肩负着为执法办案服务的任务,必须脚踏实地、抓铁留痕,严把规范执法的防线,守卫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法制民警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办案民警提交的报告中证据收集是否合法、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规进行审核,要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所处的角度不同,难免同事之间会产生一些误会,有些一线民警认为他太较真儿,对于一些小问题也不肯放过,会产生抵触情绪。对此,龚帅坦言这是难免的:“误会、不理解都会有,不过我会通过良好的沟通,耐心的讲解去解决。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案件审核和考评,对办案民警自身也是一种保护,也会提升他们的办案能力,只要把道理说通了,大家都会理解的。”也正是因为龚帅在工作上的细致和周到,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肯定和好评。工作九年,共获得6次年度优秀公务员、2次个人三等功,还获评为“2016—2020年贵州省普法工作先进工人”“贵州省公安机关疫情防控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左一为龚帅)
心有光芒,必有远方。对于自己的未来,龚帅总结了八个词语:忠诚、坚守、担当、细致、耐心、团结、勤学、成长。他将用这八个词语来鞭策自己今后的从警之路,也将用这八个词语来守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以实际行动书写一名法制民警的忠诚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