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老人的幸福生活
2024年,遵义将完成困难群众家庭床位适老化改造3000户、建设完成20个以上老年食堂列入年度民生实事。过去一年,从开展适老化改造对象摸排、老年食堂选址、改造招标、启动实施到全面完成,而且这一民生实事项目超额完成,稳稳地托起了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推动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跨越。
▲赤水市文华街道党员志愿者在望城社区为独居老人梳头发换新衣(遵义图库·张鹏/摄)
适老化改造呵护居家安全
“这张床很软,对刚做完手术的我来说很适用。”“有了护理床,照顾老人方便了很多。”在汇川区高坪街道学堂堡社区唐先福家中,谈及政府为其配置的适老化用品,他和女儿赞不绝口。护理床、淋浴椅、便椅座椅、防压疮靠垫、防压疮坐垫……现在,在唐先福家中,适老化用品一应俱全,不仅方便了老人,也为子女减轻了不少负担。
2024年,汇川区民政局向辖区内60岁以上的低保、特困供养人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低保边缘户等四类老年人推行适老化改造项目。其中,根据排查情况,对学堂堡社区23户居民进行适老化改造,70岁的袁玉均便在其列。
适老化改造不仅仅关注城市社区。在桐梓县官仓镇曙光村79岁老人黄大珍家,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适老化改造,不一会儿,崭新的适老椅、护理床、带凳拐杖、换鞋凳、淋浴椅、轮椅等适老化用品便放置在老人家中各个适合的角落。
▲播州区龙坑街道共青社区在社区春风小院组织日间照料中心老人打糍粑(遵义图库·李仁军/摄)
在传统物理改造的基础上,遵义市引入智慧养老元素,为特殊困难老人安装智能水表、门磁感应、燃气报警等设备。系统实时监测老人活动轨迹,一旦出现12小时未用水、异常长时间滞留等状况,立即触发预警,社区网格员15分钟内上门查看。
贵州智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5月,是遵义高新区上半年重点引进的智慧养老项目,一期投资3000万元。公司研发了一套自主医养平台,涵盖康养业务运营、康养行业监管等内容,目前已接入近500个家庭。
公司总经理陆琼礼介绍,平台整合了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老人健康状况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精准服务,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终端,老年人的生活数据能够实时采集和分析,为医护人员和家属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照顾老年人。
老年食堂让“吃饭难”成“食无忧”
在新蒲新区幸福社区“长者食堂”,整洁的地板、明亮的灯光、整齐的桌椅,干净舒适的环境令人心情愉悦。一到开餐时间,周边不少老年人便来到这里,围坐在一起吃饭,大家边吃边闲聊,十分惬意。
▲在赤水市市中街道康佳社区老年食堂,群众点赞在此举办的乡帮会活动有年味。(遵义图库·张浪/摄)
新蒲新区“长者食堂”一顿美味营养餐仅需12元,该食堂不光为社区老人供餐,还为社区周边居民提供用餐、送餐上门及助餐服务。考虑到老年人的营养健康,食堂厨师每天都会将菜品荤素均衡搭配,同时做到少油少盐,在满足老年人口味和膳食要求的同时,确保饮食健康,让长者吃得安心、吃得舒心。
位于红花岗区圣城华府小区的唐家井社区老年食堂,集就餐、康养、文化娱乐为一体,供应的菜品按老人营养需求和口味精心调配,餐食价格亲民实惠,日常荤素搭配的餐食10元以内就能享用,0-3岁的小孩及8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享受免费就餐。同时,基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刚性需求,食堂不仅具备生活照护、健康支持、康复服务、中医理疗、文娱活动、居家服务等多种功能,还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进一步提供陪同就医、助浴助洁、康复器具租赁等一系列贴心为老服务,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2024年,遵义市打造完成20个老年食堂并全部投入运营,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就餐便利化、可及化,更好地实现惠民有感。
从居家安全的细节呵护到社区食堂的人间烟火,遵义市用“硬改造+软服务”书写养老民生答卷。当防滑扶手托起晚年的从容,当共享饭菜飘散幸福的滋味,这座红色之城正用最温暖的笔触,描绘“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的美好图景。
全媒记者:马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