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巷里走丨四川巷:凉悠悠地吃下一口热辣辣
九门四阁七十二巷六十八坡,构建了贵阳老城区的空间脉络。近年来,在保住历史风貌、留住百姓烟火、延续乡愁情怀的基础上,贵阳陆续对这些老街巷进行了小尺度、渐进式的改造更新,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新人”,带着探索心和好奇心,从听说开始,用脚步丈量,一同“巷”里走,向前看。
敢以“四川”二字命名的巷子
用“克西头”想,都晓得有好好吃~~
(“克西头”:贵州话“膝盖”)
且跟我来~~
你会发现有多“确实”!
四川巷
就藏匿于贵阳老城闹市之中
连接着黔灵东路与延安东路
从横跨在贯城河上的化龙桥下来
紧挨着河边的这条巷子
就是“他”的真面目
细数
四川巷我是来过五六七八……回的
每次都是从喷水池智诚名店这边进来
在路边买一碗手搓冰粉后
就直奔乐山串串
今天偏不
一直听说在化龙桥的上游
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立在河中
上面刻有“挽涛”两个字
写得风流倜傥的
万一有缘相见呢
然后我就沿着河边一直走
一直走~~~
看见了石榴、细柳
看见思考人生的小猫
和昨晚又吃撑了的小狗
看见贴着福字的小院人家
看见爬满藤蔓的咖啡小馆
酒吧
眼看就要拐出去了
就是没看见“他”
看来,我和“挽涛”的缘分还在↓下一站
沿着巷子的侧边走进主路
一抬头便是很有年代感的几行大字
而这栋房子的右边
就是我心心念念的~~
乐山钵钵鸡
上大学的时候
就坐着大巴几十里专门跑来吃
那时候这个老板是推着车卖
我们就围着这个小推车
一个个吃得龇牙咧嘴形象全不顾
说真的
我怀疑现在这120斤的体重
起码得有二十斤是在她家“炫”的
再加上一碗冰粉~~~
这手搓的冰粉,懂的都懂。吃起来是轻而不散,柔中有韧。上面撒点山楂片片,西瓜颗颗,花生碎碎,瓜子粒粒,再添一勺绿豆一勺黑糯米一勺葡萄干,最后浇上红糖……一口下去,简直妈呀~~~
还有永笠板筋饭、黄家炖鸡饭、大健鱿鱼鸡,曹氏鸭脖、盼锅·夺夺粉火锅……再搭配起三步一个的甜品小屋。心里面就只恨自己没有多带一个胃出门~~
吃饱了,我们还可以走走逛逛
巷子主路的几个小分岔路进去的居民楼
都做了改造更新
门口的值班室
也很有点八零年代的味道
因了有历史感的外墙,靠近主路的部分很多都改造成了门面。让古旧的街区巷道有了新的生命力。
时光“求新”,也“念旧”
好吃的“四川巷”
美味有迹可循
你来
快乐便会闻讯而来!
四川巷地址:连接黔灵东路与延安东路,毗邻喷水池。
撰文/摄影 代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