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屯 | 位于龙岩山上的“铁壁铜墙”

海龙屯土司小镇 | 2024-11-29 10:35

这是一座土司城堡遗址,巍峨耸立,偏隅险峻。

初逢战乱,诞于大宋烽火之间;延香续火700余载,却在明朝之际埋落云海,犹如“龙困于海,不能兴云复雨”得名“海龙屯”。

海龙屯,隐藏于贵州遵义(古名:播州)龙岩山巅几百年,是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的遗址,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被世人重新发现。

海龙屯3D复原地形图

身处孤悬之地,海龙屯最初的设计是为抵御蒙古大军而构筑的军事堡垒,只是,樯橹灰飞烟灭,蒙古铁骑尚未逼近海龙屯,江山却已易主。但这并不妨碍海龙屯成为古代防御性建筑的典范。 随着2015年7月4日海龙屯的申遗成功,这个深藏于贵州遵义深山七百余年的古堡成为探寻土司文化的首选之地。

海龙屯建于险峻的龙岩山巅,三面环溪、一面衔山,史称其为“飞鸟腾猿不能逾者”。它始建于抗蒙战事正酣的南宋宝祐五年(1257),毁弃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震惊朝野的“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的战火中。 为了攻破易守难攻的海龙屯,24万明军八路并发,将海龙屯围得水泄不通。僵持三个多月,明军终于破屯而入,一举歼灭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及其党羽,从而结束了杨氏在播州七百多年的统治。战火过后,海龙屯化为废墟。 

如今海龙屯环屯城墙依稀可见,屯东铜柱、铁柱、飞虎、飞龙、朝天、飞凤六关,屯西后关、西关、万安三关依然屹立。海龙屯遗址屯顶平阔,屯内遗有“老王宫”和“新王宫”两组重要建筑基址,此外尚有金银库、采石场、校场坝、养马城和绣花楼等遗迹。海龙屯遗址是贵州境内仅见的一处大型军事建筑与宫殿建筑合二为一的遗址,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完好的古军事城堡遗址。

海龙屯这座曾经的军事堡垒,如今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在悬崖峭壁之上,它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每一位游客在这里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古战场。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们更加珍视眼前的和平与繁荣,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