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无非是想做和不想做……

第516夜|陪伴曲《彩虹弧线》
放假时,儿子请了五六个同学到家里吃饭。
儿子要求,午饭要吃中餐,必须有牛肉、鱼、薯条、汤之类的,就像酒店里吃席的那种。
下午茶时间,要有小蛋糕、蛋挞、小零食之类的,当然,一定不能少了喝的。
小主人提出要求,岂有不办之理。于是我提前一天就开始准备食材。当天又起了个大早,洗切装盘,并准备好小零食和点心。
孩子们陆续到来后,我便开始下锅做菜。
孜然土豆牛肉粒,番茄鱼片汤,还有糖醋排骨、辣子鸡丁、肉末丸子汤和炸薯条、鸡米花。
每道菜端上桌时,孩子们都会捧场地集体“哇”一声,还有的小嘴甜甜地夸赞:“阿姨的厨艺,简直是米其林三星。”
下午茶时间,儿子端出先前准备好的点心和小零食,孩子们得知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又怪声怪气地大叫“我可能有个假妈妈”。
我知道,孩子的认可是真诚的。我的内心,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只是孩子们不知道,在成为妈妈之前,我是个连厨房都不进的人。每次父母离家,都会提前给我准备好饭菜,而我,只需要到了饭点用微波炉加热就好。
成为妈妈后,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不得不系上围裙,买来烹饪书籍,一点点地学习。
曾有朋友来家里做客,对我的手艺赞不绝口,声称自己是“手残党”,怎么也学不会做饭。
其实,在信息灵通的今天,想要学习一项新技能,并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想做和不想做的区别。
有时一件事情做不成,并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渴望。
三年前,朋友约我一起报考心理学硕士。
说实话,我对心理学有些兴趣。
然而,一想到要放弃刷剧、逛街的时间,还要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冷板凳”学习,心里的退堂鼓就先敲了起来。
朋友毕业了,看着她那盖着大红印章的毕业证书,我多少有些嫉妒,在心里设想着许多“如果”:如果当初和她一起报考,我现在应该也能毕业;如果不是自己太懒,也不至于羡慕他人......
不过,想到她这几年,几乎放弃了所有社交和娱乐活动,就连陪孩子时也在坚持学习,我觉得自己还是不如她那般坚定。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对于心理学,我大概只是好奇和喜欢而已,并没有多么想在这个领域取得什么成绩。
内心缺乏强烈的欲望,才会将困难前置,找出各种借口,使自己退得心安理得。
有时我们所谓的“想”,不过是看到他人取得了成绩后,羡慕之余的一点冲动,亦或是对这件事的好奇心,并不是真正的“想做”。
真正想做一件事,是哪怕明知这件事不容易达成,也愿意为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ID:tqq1214cat|作者:吴漾
《遇见》栏目投稿邮箱:apllo@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