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医生 | 天冷“痘”来扰,科学预防是关键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下降,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水痘,也开始进入一年中的“活跃期”。尤其是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水痘发病的高峰。学校和家庭该如何应对?今天就来为大家划重点。

为什么十一月水痘特别“猖狂”?
天气变冷,病毒更活跃:水痘病毒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生命力更强。
扎堆室内,传播更容易:天气寒冷,人们更多地聚集在教室、家里等通风不畅的密闭空间,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趁虚而入”。
开学后效应:九月开学后,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接触,病毒在校园里潜伏传播,到了秋冬季就容易形成爆发高峰。
认识水痘:不只是“长痘痘”
水痘不是简单的皮肤病,而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发烧、乏力、食欲不振(类似感冒)。
身上长出“四世同堂”的皮疹:红色斑疹→丘疹→透明水疱→结痂。这些不同阶段的皮疹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向心性分布:皮疹多集中在胸、腹、背部,脸上和四肢也可能出现。
传染性极强:病人从出疹前1-2天到所有水疱完全结痂,这段时间都具有传染性。很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引起聚集性疫情。

专家提醒:科学“战痘”,记住三招
第一招:最强盾牌——接种疫苗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建议人群:所有适龄儿童,以及未患过水痘、未接种过疫苗的青少年和成人。
接种程序:按程序及时接种2剂次疫苗,保护效果更佳。
第二招:日常防护——切断传播
勤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物品后、回家后。
多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坚持。
戴口罩: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是阻隔病毒的有效方式。
强体质: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
第三招:及时应对——防止扩散
如果孩子生病了:
立即隔离:第一时间告知学校,并让孩子居家隔离休息。
及早就医: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隔离至痊愈:必须隔离到全部水疱完全结痂、干燥为止(一般不少于发病后14天),切勿提前返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