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 | 舍孝尽忠—— 一个医者的战“疫”使命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主战场,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一瘸一拐的身影深深的留在了亿万群众的心中。这位院长从病毒手中夺回了许多生命,但却少有人知道,他自身也生患疾病—-渐冻症,他那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已经被感染上新冠病毒持续在医院隔离。无独有偶,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陈文军也和张定宇一样,在抗疫第一线力保人民性命之危,值得所有人肃然起敬。
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作为贵州省贵阳市定点收治医院之一,始终坚守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而作为乌当区人民医院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乌当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陈文军,自新冠肺炎战役打响以来,在上级统一的领导和部署下,一直维持着连续奋战的工作状态。先后组织开展了贵阳高铁东站、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应对疫情的应急演练、物质调度,还对乡镇卫生院保障、相关知识培训等工作进行安排。他每天在东站、乡镇、院本部之间来回奔波,不断对防控新冠肺炎进行部署、推进及再部署,并积极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乌当区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线指挥团队,配合区医疗系统上下拧成一股绳,彰显出坚决打赢疫情战役的决心、意志。
自疫情防控预案启动以来,医院里处处可见他“督战”的身影,查看工作部署、患者就诊的流程、路线,甚至是横幅的悬挂和标识牌的摆放,他都一一到场指导。陈文军说:“无论任何时候,只要大家有需要,随时可以电话告知,不能有一丝懈怠;发现任何问题,即使是半夜,也要马上告诉我。”正是因为陈文军细致入微和强有力的指挥调度,他分管的各项工作均得以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
然而,在这些繁重而艰难的工作背后,还有一个人时时牵动着陈院长的心——那就是他那重病的老母亲。他的母亲因病重于1月29日住进了乌当区人民医院ICU病房,母亲的突病无疑让陈院长的生活雪上加霜,家中的父亲也年迈,无力照料生病的母亲,所有的重担都全部落在了他的身上。孝经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当父母病疾同与人民危难时,使其抉择,尤其痛心。但内心矛盾的挣扎,并没有击垮这个40多岁的中年汉子。他毅然决然的将母亲安置在重症监护室,交给他最信任的同伴们。“国如有难,民之有危,汝应作前锋”,这个坚定的信念驱使他的脚步,他转身离开病房,舍孝敬忠,去执行一个医者的战“疫”使命。
他每天奔走在各个紧急会议中,安排疫情工作,调度物资人员,迎检上级检查。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无法陪伴病危的母亲,即使他们的距离就在咫尺。母亲的病情都是通过电话询问,能抽时间探视,也是匆匆一瞥。同事们都心疼地劝他去休息一下,可他却说“防止疫情扩散,我们责无旁贷,必须严防死守!必须用生命托起生命,为生命站岗!”他这短短的话语,化为了全院人抗击疫情的铿锵誓言,全体医务人员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无一人抱怨、退缩。
2月1号凌晨,陈院长母亲的病情却再次恶化,因消化道大出血,出现了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虽经气管插管、大量输血等抢救措施,病情仍危重,持续昏迷状,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那天母亲整整抢救了5个小时,这5个小时陈院长一直守护在病房外,凌晨这5个小时,一共300分钟,是这些日子以来他陪伴母亲时间最多的一天。
面对生命垂危的母亲,他无数次哽咽和默默无语,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一但走出ICU病房,他马上就恢复了往日的刚毅,在无情的疫情面前,陈文军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他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无声而有力地带领整个队伍前进。群众不理解,他就耐心解释;病人害怕,他就用心疏导;谁的工作有了困难,他就立马出现在他们身边给予鼓励和支持。在他的带领下,乌当区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抱着必胜的决心,奋力坚守在防控疫情最前线,为群众的生命站岗!
通讯员:汪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