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这五招

奋进凯里 | 2019-08-24 19:57

终于开学了

从明天开始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加油!加油!

等等,老爸好像还没给我学费

所以,下面是

交学费的故事


2019年,女孩考上了XX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

在外打工的父亲给女孩转来了学费和生活费


第二天

女孩突然接到陌生男子的电话

对方说是她的班主任

女孩询问对方姓名后

就准备去银行汇款


大堂经理:您好,请问对方是您的家人吗?

女 孩:不是,他说他是我的大学班主任,叫我把学费转给他,但我还没去学校报到。

大堂经理:那您确定收款人姓名是您班主任的名字吗?

女 孩:我不知道,他只叫我尽快将学费转过去。

大堂经理:我怀疑你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我们还是先和学校确认一下吧。

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女孩与学校取得了联系,学校明确告诉女孩没有转账缴纳学费这一说法。

女孩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差点掉入了电信诈骗的陷阱。

那些令人遗憾、愤怒的故事!

2016年8月,山东一名18岁的女孩在刚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接到诈骗电话,结果被骗走全部学费9900元,女孩伤心欲绝,最终在回家路上心脏骤停猝死。同年,一名广东女大学生被骗9800元后,选择跳海身亡。而在此之前,一帮电信诈骗团伙对一名甘肃老师实施诈骗,将其多年积攒、准备买房的23万元全部骗走,老师最后由于难以承受打击选择上吊自杀……

电信诈骗年年有,层出不穷,且背后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变化,从以前的简单拦截短信软件,到如今的由许多独立模块共同组成的诈骗系统,加上网络信息平台存在的各种技术漏洞,使得电信诈骗犯罪越来越频繁,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很容易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

下面,工商银行教您如何警惕校园电信诈骗


01

“新生群”诈骗

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便迫不及待地想寻找自己的组织,想要加入各种新生群组。往往犯罪分子便会利用这一点潜伏在新生群或者创建虚假的新生群,在里面充当角色实施诈骗。这时请同学们在加群之前,一定要先与学校进行核实“新生群”的真实性,如若发现不正规的群请立马退出并向公安机关、学校或者官方平台进行举报。

02

“校园贷”诈骗

新生进入校园后,会受到各种消费刺激,但是毕竟经济水平有限,在面对各种诱惑前,一定要“量力而行”,不攀比、不盲目追崇,一定要远离"校园贷",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以免被他人盗用。

03

“手机卡”诈骗

进入校园,特别是在异地求学的新生,难免需要办理一张当地的手机卡,经常会有许多通讯公司在校园内办理手机卡业务。但有一些非正规渠道的商家会滥竽充数,他们通常以低价的方式销售手机卡,并贩卖办卡人的信息,一旦办理了这种手机卡,可能会经常接到诈骗电话和垃圾短信,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诈骗陷阱。

04

“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足不出户、工资日结、月赚万元”的网络兼职、网店刷单等诈骗广告,诱骗高校学生加入,骗取钱财。对此,大学生兼职应选择正规的公司或中介平台,签订正规的劳务合同,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都可能是诈骗。

05

“网络购物”诈骗

大学生是网络购物的主要群体,犯罪分子通过发布低价商品信息,诱骗买家与其联系,一旦上钩,便以缴纳定金、手续费等方式,骗取买家钱财。或者发送新链接将买家转移到预先设计好的虚假网站上进行交易,盗取买家信息实施诈骗。网购商品要使用比较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不要直接点短信或链接网址,以确保资金安全。

TIPS

防范电信诈骗小技巧

在遭遇电信诈骗后,应尽快做到以下三步:一是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二是尽快拨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三是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六不”

在不确认事实前,做到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

“三问”

遇到可疑情况,主动问当地警察、主动问银行、主动问当事人。

“七个习惯”

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

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

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账户操作。

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

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避免过于简单,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定期更换。

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刻冻结或挂失。

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上购物、消费。

新来的各位同学

赶紧抄笔记

远离校园电信诈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